昨日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据不完全统计,小长假期间前来晋江市殡仪馆祭扫的市民总数将近4万人次左右,其中,4月5日即清明正日人流量最大,达到3万多人次。与往年相比,今年祭扫的人数有所减少,祭扫也更为有序。
而作为晋江首个经营性生态公墓,仙塔山庄公墓区的第三个清明节也迎来祭扫高峰,小长假期间接待前来祭扫人数超过2.5万人次。
镇村级骨灰堂启用
晋江市殡仪馆祭扫人数减少
昨日,记者走访时发现,虽然还在小长假期间,但前往晋江市殡仪馆祭扫的人数已经明显回落。停车场上除了工作车辆外,只稀稀疏疏地停着六七辆车,周边贩卖祭祀物品的几家摊位前很是冷清。一个摊位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比前几年不好做,目前还有不少囤货,一方面是因为祭扫人数变少了,另一方面是大家会自带鲜花或祭祀品来。
晋江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清明正日人流量较大外,其他两天前来祭扫的总数大概只有两三千人次,整个清明小长假人流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万多人次。据分析,近年来,晋江市殡仪馆祭扫人数逐年递减,除了由于部分市民为避开高峰,选择假期前后来祭扫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公墓区的开放及镇村级骨灰堂的增加,不少市民将寄存在殡仪馆的骨灰盒拿回老家安放。
记者了解到,晋江现有213个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公益性骨灰堂,包括1个市级、10个镇级、202个村级骨灰堂。
与晋江市殡仪馆祭扫人数不同,仙塔山庄公墓区今年祭扫人数增多。
“截至清明节前落葬墓位数约1500位,清明小长假期间,进入山庄祭扫的车辆超过5700辆次,接待祭扫市民超过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了1万多人次。”仙塔山庄负责人介绍。
以鲜花寄托思念
文明祭扫渐成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祭扫人流量的差异,晋江市殡仪馆和仙塔山庄在文明祭扫方式上存在着相似的变化,那就是纸钱、爆竹有所“降温”,各种造型鲜花持续“升温”。
在晋江市殡仪馆,记者看到,虽然仍有市民带来纸钱,但都自觉拿到指定区域焚烧,而更多的是带着简易祭祀品和花束轻装前来的人群。
仙塔山庄内更加清净。整洁的墓碑前摆放着各种花篮、花圈、花束,偌大的园区内没有了爆竹的喧闹,减少了纸钱的烟雾,更多的是肃静的氛围。“用鲜花代替爆竹、纸钱是一种很好的祭扫方式,既能寄托我们后人的思念,又不用大包小包更方便。”正在祭扫的市民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到,清明节期间,晋江市殡仪馆和公墓园区不仅随处可见文明祭扫宣传横幅,警示市民禁止携带、燃放烟花爆竹,还规定了统一烧纸钱的地方,引导市民到指定焚烧点烧纸钱。同时,馆里和园区都增加了工作人员、安保人员,消防、医疗等单位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保障人员安全。据介绍,仙塔山庄还利用短信平台提醒客户错峰祭扫,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呼吁市民文明祭扫。(记者 林心怡 秦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