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电子合同,以后查起来就更方便了。”18日下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社保处工作人员走进国际赛车场项目部,现场指导农民工签署电子劳动合同,标志着辖区电子劳动合同试点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推广农民工电子劳动合同,旨在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从源头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社保处劳动关系科科长傅剑平介绍,电子劳动合同可实现施工企业合同签订、用工备案、工资发放全流程线上化,既减少人工误差,又适配人员流动频繁的行业特性,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为工资支付、工伤认定、劳动争议处理提供依据,还可与农民工实名制、工伤保险等系统数据互通,形成“签约—用工—保障”闭环。
为推动工作落地,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日前举办了推广暨培训会,全区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及劳资员参会。会上强调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及其在降本增效、规范管理中的作用。技术人员还演示了发起、签署、存档等全流程操作,帮助参会者熟练掌握平台使用。
本次推广以在建项目、产业园区、国企、科技企业为重点,核心覆盖全区在建工程施工企业及招用的农民工,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牵头,分包单位同步跟进,确保农民工“一人一合同、签约即生效”。下一步,实验区将继续选取试点项目,重点测试系统适配性与流程衔接,加大推广力度,引导用人单位规范使用平台,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字化支撑。(融媒体记者 林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