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栽说,一百多年来,菲律宾的华人华侨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保留民族语言而兴办华校,这种精神是每一位华裔青少年都必须具备的,华文教育的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
“感谢陈永栽爷爷,多年来持续不断地为菲华侨社无私地奉献。”11岁的营员高佩宁出生在台湾,从小在菲律宾长大。小姑娘说,夏令营的学习期限虽然短暂,可是机缘难得。第一次来到泉州,她想多多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书法和剪纸,期待能有丰硕的收获。
营员王莎莉是在菲律宾出生的华裔,对中国历史兴趣浓厚。她说,“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文化无可比拟”。
老师刘美满已经参加了十几次夏令营了,几乎每年都会带队来华。“夏令营的这两个月,让孩子们成长很多,既能在家乡寻根,也能学习中文,内容丰富,能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家乡。”她告诉闽南网记者,菲律宾的华人很多,学会中文对孩子们来说有很大的就业优势,夏令营给孩子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很有益处。
未来两个月,千余名营员将分别走进华侨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厦门外国语学校和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学习汉语知识、口语练习、武术、气排球、国画、音乐、书法、舞龙体验、手工制作、象棋、篮球等课程。
据悉,自2001年以来,由陈永栽资助组织的夏令营已经连续举办17届,受益营员累计超1.3万人,学生的华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夏令营,他们中有的立志成为了华语教师,走上了献身华文教育的道路。因着对海外华文教育这项“留根工程”的卓越贡献,陈永栽先生获颁2016年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