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1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寿华杰)近年来,晋江法院通过构建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机制,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诉前,大幅节省维权诉讼时间和成本,劳资纠纷诉讼案件的大幅下降。数据显示,劳动争议案件数从2013年的1123件,2014年的1357件,下降至2015年的839件。
一是矛盾处置立体化,全方位整合调处力量。晋江法院在劳动案件多发的陈埭镇,成立劳动争议法庭和职工维权中心,实现镇政府、法庭、劳务站、司法所、工会、商会、工商等部门“一站式、一条龙”的处置模式,实现突发群体劳资纠纷的快速、联合、高效处置。
二是工作推进联动化,多维度处置劳动纠纷。实现基层村委会、镇政府、劳动局的社会化层级化解,将矛盾纠纷处置在诉前,避免诉讼拖延增大维权成本,2015年实现劳动争议74%的调撤率;同时,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35名企业主判处刑罚,在社会产生了强大的震慑效应,让企业主不敢跑,不敢欠。
三是平台建设实体化,实现劳资纠纷提前化解。联合市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按法庭管辖范围划定七个片区,实现劳动争议的专业化处置,由工会聘请专干驻点法庭开展日常诉调工作,与法院诉讼调解相对接,高效便捷处置劳动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