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23日讯 公交同城化和环湾公交,成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相关建和提案,关注晋江两岸的公交覆盖问题。晋江代表团的10名代表还联合提建议,将晋江城东核心区纳入环湾公交规划,以此加快推进环湾公交同城化发展。
昨日,海都记者实地走访晋江两岸发现,江滨南北的居民出行,难坐公交。公交公司表示将争取开通新线路,加密原有班次。泉州市交通委透露,将组织实地考察,视情况增设江滨南路的停靠站点,推进两项公交规划的实施,形成“无缝衔接”的公交线网,从而尽可能地满足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

江滨南路泉州大桥到刺桐大桥路段公交完全空白,
停在泉商环球广场的K606半个小时一班,也不经停
【代表建议】
晋江城东核心区 纳入环湾公交规划
泉州市人大晋江代表团的10名代表,联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环湾公交同城化发展的建议》,建议中提出,将晋江城东核心区(滨江陈埭鞋纺城区域)纳入泉州环湾公交规划进行统筹考虑,加大环湾公交枢纽站、公交场站、首末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同时建议泉州市近期考虑开通3~4条滨江陈埭鞋纺城片区通往泉州中心市区的公交线路,实现泉州中心市区与晋江核心区之间公交客流的快速通达、便捷转换和公交车辆高效服务。
【现场调查】
江滨南路:只2条公交线 班次少难等
在江滨南路的万科城小区,附近有潘山公园、丰泽实小潘山校区等公共区域。海都记者发现,这里预留有公交停靠区,但并无公交车经停。而继续往东走的延陵安置小区、江南总部经济区、金色外滩、皇江花园、江南公园等商住区、公园,虽有公交经停,不过只有一趟49路。
而从江南公园至晋江大桥约6.8公里路程,除了从泉商环球广场始发的K606路外,并无公交经停。正在泉商环球广场站候客的K606路司机郭师傅介绍,K606路虽从环球广场始发,但并不经停江滨南路,而是直接上田安大桥进入市区。K606约半小时一班,早晚坐车的以学生和白领居多,平时则只有三三两两的乘客。海都记者看到,K606线使用的还是老旧的车型。由于天下着雨,车顶也开始漏水。郭师傅介绍,由于坐的人不多,公司也不愿更换新车型。
江滨北路、丰海路:多个新楼盘 无公交经停
海都记者走访时发现,江滨北路、丰海路上的滨海公园、海上海、海悦府、泰禾广场小区等地均无公交车经停,但预留有公交停靠区。蟳埔村、中级法院只有K301路经停,江滨体育公园有39路经停,沃尔玛、水岸假日有602路经停。金山水闸、新华旱闸、金洲旱闸则有K307路经停。总的来说,主要居民区虽有公交,但线路基本都只有1条,且班次少、等待时间长,没有一条线路贯穿整条江滨北路和丰海路。
【部门回应】
江滨南路改造后 争取加密班次
泉州公交发展公司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江滨南岸和北岸均已开通公交线路,北岸的公交覆盖相对多一点,“因为公司的公交车辆和驾驶员有限,只能优先安排到一些成熟线路,同时,目前江滨南路正在改造修路,道路设施还不完善,在路修好后,可适时加密相关线路的班次,并在江滨南路多设几个停靠站点,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
晋江市公交公司副总郑昭明介绍,目前考虑将晋江公交17路延伸到江滨南路,但时间还未定。同时,今年晋江市公交公司将在国际鞋纺城建立公交首末站。今年3月将新到一批车辆,他们将进行驾驶员招聘和培训,争取在6月开通2至3条经停江滨南路的公交线。
泉州市交通委透露,将组织实地考察,根据站点设施配套和周边需求等,视情况增设停靠站点。去年,泉州市已正式实施《优化泉州市中心市区公交线网规划》和《环泉州湾公交发展规划》等两项公交规划,规划中的公交线路将覆盖新建小区和大型商场等,泉州市交通委正稳步推进两项公交规划的实施。
【两会回音壁】
老旧小区“清肠”
代表委员提建议
海都讯 去年12月30日起,本报推出《为老旧小区清肠》系列报道,持续关注老旧小区排污问题,在各方努力下,不少已得到解决。但由于老旧小区数量众多,此类问题仍大量存在。今年“两会”期间,本报报道引起热烈反响,不少代表和委员提交了建议和提案,关注老旧小区“清肠”。
泉州市人大代表、丰泽区东湖街道少林社区书记王纯真有关《加强老旧小区管网改造》的提议,获多位代表联名支持,目前已以议案形式提交大会议案委员会。对“清肠”的资金问题,王纯真建议:一是“美丽社区”建设长期倾斜老旧小区,二是政府成立老旧小区管理部门。
王纯真表示,海都报的系列报道影响很大,不少群众都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以往未设立公维金的老旧小区基层干部常常束手无策,希望此次提议能获得通过,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泉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笃恒看过本报系列报道后,也递交了相关提案。陈笃恒认为一些老旧小区家庭将含油脂的污水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油脂凝结导致下水管道阻塞,应定期清淤保养,并规划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如没有公维金,可采取居民、街道、市财政多级筹措,居民也应自觉养成不往排水管道丢弃杂物的习惯,不给自己“添堵”。他建议,将市区下水管道整改工程列入今年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并尽快组织实施。
【主播视角】
深知我心的代表
昨日下午2点多,我赶着去开会,一路塞车,倍感堵心。当时,我坐车从庄府巷出发,赶往东街金星酒店参加人大会议石狮代表团活动,沿途只需经过打锡街、南俊巷,碰上高峰期和下雨,平时5分钟的路程最后花了20多分钟。
一进会场,就听见市人大代表、石狮市凤里街道党工委书记邱银河谈到堵车的事儿,我瞬间觉得这位代表,实在是深知我心!邱银河说,他每周都会从石狮开车进泉州市区办事,每次车辆一开进城就开始堵,这让他很揪心,“我现在都不敢来泉州了,市区实在是太堵了。每次有事要进一趟市区,怕路上堵车耽误了办事,都要预留时间提早出发”。
“泉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样堵车,实在太影响千年古城的魅力了。”邱银河认为,泉州古城需要的是一种慢生活,要慢下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他建议,泉州应该在中心市区建立快速交通系统,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将市区的公共设施等城市功能向外疏通,减少城市交通的拥堵程度。
昨日下午5点左右,我还奔往主席团第四次会议会场。已经到了开会时间,部分人大代表才陆续到场。会后,主播一问才知,原来他们路上也堵了。
对堵车这事儿,我相信许多市民都深有体会。而在每年两会,这个问题也成了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他们纷纷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出谋划策,希望能点滴促进改善,从本质上说,代表委员们是深知老百姓之心。(海都两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