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 健康饮食小常识 > 正文

排毒保健品不能多吃 损肠道得不偿失

来源:扬子晚报 2012-08-24 08:28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核心提示:排毒润肠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时尚话题,但是排毒保健品吃多了其实会对肠道有损伤,最明显的就是肠道会变黑,因此,通过其他方式排毒润肠也是可以的,不可一味依赖于保健品。

  最近几天,一条名为《结肠转黑:芦荟胶囊、排毒养颜胶囊服用者的标志》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科普网站科学公园站长”@吴兴川在微博上发了一张正常结肠和一张发黑结肠的对比图片,并称第二张图“在每一家现代化医院胃镜室数据库里都很常见”,是“吃一年芦荟胶囊”后的结果。这张“重口味”的照片被网友包括一些医学专业人士广泛转载。

  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的医院,发现医生对服用所谓排毒保健品导致“结肠变黑病”的案例的确是屡见不鲜了。专家指出,此类排毒保健品,基本都含有蒽醌类泻药,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就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

网友:肠子发黑让人震惊恶心

记者发现,近几年各地都有“肠变黑”的报道

  有网友称,两张照片的对比,让人“有一种非一般的震惊和恶心的感觉”。而微博上有一些实名认证的医生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实名认证为301医院主任医师的微博网友“孟庆义医生”补充道:“结肠黑变病是结肠黏膜色素沉着的病变。症状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门坠胀。其发生是与滥用大黄(含蒽醌类药物)类的泻药有关。”外科医生@咄咄劈人李清晨也转发评论说,2006年遇到过一例,大肠黑变病有癌变可能。

  见网友广泛关注,19日@吴兴川又转发说,“排毒养颜胶囊其实是泻药,其成分为大黄和芒硝。大黄中含蒽醌、二蒽酮类及其衍生物,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可致肝硬化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并且该成分具有肝毒性和肾毒性”。

  目前为止,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已经超过了四千,更有网友称,不仅是此药,含有大黄、芒硝、酚酞、芦荟的成药长期服用都会导致如此。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2006年1月,解放军291医院肛肠科医生就曾发表过题为《芦荟胶囊致全结肠黑变病样改变2例》的论文。而最近几年,各地都出现过多次报道,有女性因排毒清肠,导致结肠变黑。很多消化科和肛肠科的医生都曾经提示过,滥用排毒药或致结肠变黑。

专家释疑

1“清肠药”为什么会让肠子变黑?

  丁曙晴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一些排毒保健品等之所以能快速“排毒”,是因为一些含有强泻剂成分,能快速促进人们排便。而这些保健品基本都含有蒽醌类泻药。另外中药类有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西药的果导等都含有蒽醌类成分。

  “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丁曙晴介绍说,结肠黑变病是消化道黑变病的一种,指结肠出现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呈棕褐色或黑色。简单地说,就是很多强泻剂中含有的色素长期沉积在结肠黏膜上形成的。

  那么,多长时间服用导泻药物会让肠子变黑呢?专家表示,持续八周以上服用就有可能。

  而微博中所提的“这在每一家现代化医院胃镜室数据库里都很常见”,也得到了南京专家的印证。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吴毓麟教授告诉记者,这在临床上并不算罕见,出现肠道发黑现象的患者大多是长期便秘的病人,他们经常服用番泻叶以及其他促排药物。

  丁曙晴告诉记者这样的“结肠黑变病”医生们见得太多了,每个礼拜都能遇到,基本上病人都有使用导泻药物的历史。“这其中,从20岁到70岁的年龄段都有,平均年龄是45岁。”记者了解到,这其中有一些年轻女性,为了能达到广告中“祛痘美容”和“瘦身”效果,盲目地服用一些排毒养颜类保健品所致。

2肠子变黑有没有癌变的危险?

  从图中看到,变黑的结肠相当恐怖,很容易让人有不好的联想。所以也有很多网友问:“结肠黑变病会变成结肠癌吗?”

  对此,目前尚未有研究证明结肠变黑病和肠癌有直接的关系,也并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癌前病变。但是结肠黑变病患者易伴发息肉,国内外文献报道,大肠癌切除标本4.8%~5.9%伴有结肠黑变病,或黑变病结肠息肉合并癌变。

  “很多人是被变黑的肠子给吓到了,但其实肠子变黑不是最可怕的,主要是滥用泻剂对于肠功能和肠动力的损害,这些是不可逆的。”丁曙晴告诉记者,一般在停药6个月以上,肠道色素可逐渐消失。但是如果长期服用,肠道会产生对泻剂依赖性,长期滥用不仅无助于便秘的改善,还会导致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最终使患者不能自行排便,而依赖泻药来维持排便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其结果会引起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导致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动力下降,继而发生更严重的便秘。该院曾经对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做过统计,其中70%的患者都是因为滥用泻剂无效前来就诊的。

  很多人对于便秘的知识比较匮乏,不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而是盲目地服用各种所谓的清肠药,而专家表示,不仅是普通患者没有这样的观念,一些医生也不清楚泻剂对肠道的伤害。

3“宿便”会不会祸及全身?如何缓解?

  宿便这个说法可谓“耳熟能详”,只要一天没去厕所,许多人就开始担心宿便的问题。因为在一些广告宣传上,宿便可以引发痘痘问题、带来口腔异味,让你小腹变大,甚至可能增加肠癌的风险。而这一切的原理,就是因为“宿便停留在肠道内,被肠道再吸收,导致毒素进入人体循环,结果祸及全身”。

  专家指出,首先,大家得弄清楚什么是便秘。只要你的排便频率在“一天三次”和“三天一次”之间,就属于正常范围。只有超过“三天一次”才考虑诊断为便秘,正常人1天1次或者2天1次排便,对于健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每天都应该排便”或者又如有些保健品广告宣传的那样,每天不排便就会积累毒素等等,其实在医生看来都没有太多说服力。

  由于人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疲劳、压力大,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的增加,纤维素摄入相对减少,很多白领都有排便不规律的现象,那么如何缓解便秘呢?

  对于市民来说,首先有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在早餐后如厕,因为这一时段结肠推进动作较为活跃,易于排便,所以无论您有无便意,到时都应坚持如厕,形成排便生物钟反馈;平时有便意就要及时如厕,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报或做其他的事情。

  第二,在饮食上要注意摄取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肠腔水分从而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增强动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如香蕉等(注意:未熟的香蕉含鞣酸反会加重便秘)。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另外,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水,睡前顺时针按摩腹部,也都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便。

  第三,要增加运动量,因此早上起来可以散步、慢跑、做体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在办公室里多做半蹲动作,也可以锻炼腹肌张力,弥补运动不足。

  第四,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偶尔的一次便秘不要有心理负担。

  第五,对于部分慢性便秘者短时间的药物辅助治疗是必须的,有助于正常排便反射的重建。但是对于较顽固的便秘,应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检查分析引起便秘的原因,根据便秘的轻重和类型,采用综合治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