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迭代,00后出场备战世赛
比赛升级,参赛选手也在更新迭代。此次共有1359名选手参加比赛,来自技工院校等各类院校的教师61人、学生1223人,来自企业的青年职工75人,平均年龄19.6岁,最大的为24周岁,最小的仅有14周岁,不少00后亮相。
眼前,安徽代表队选手李彬看起来还是一脸稚气,今年17岁的他是安徽六安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二年级学生。初中毕业后,李彬外出打工,混了两年后觉得没有技术实在混不开,便一心想来学门技术。从小就喜欢机器人的他听说有移动机器人的比赛就报了名。和他组队参加的是同岁的祈庆旭。
接到参赛通知时已是2017年11月,时间仓促,两人基本上是“早九晚十”地进行训练,有时甚至到了凌晨,原本爱玩的游戏也扔到了一边,记者问起,他们笑说,“游戏是什么?”
约800公里外的河北邢台技师学院二年级00后学生贾梓栋,是河北代表队家具制作项目选手,他感觉并不轻松。每天约12个小时的训练有时让他吃不消,和各种工具打交道,手上现在还挂着好几处小伤口。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如今他们都来到了这一赛场,目标是进入“国家队”。但这并不是一件易事。本届全国选拔赛取消了推荐选手方式,要求各地区和有关行业(企业)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赛,通过校级、市级、省级竞赛层层选拔,也就是说,这些参赛选手是过关斩将而来,实力不容小觑。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实力不在别处,而在一招一式中。在现场观摩比赛的河北省家具制作项目教练蒋建根明显发现,今年这一项目的参赛选手不仅多了,水平也远超去年。去年,我国首次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该项目比赛,“那时候对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标准、设备操作等都不是很熟悉,到了今年,选手对于这些都已很熟练了”。
李飞也有这样的感受。今年平面设计技术项目的比赛难度系数增加了,任务量也超负荷了,他原本想有很多学生会做不完,但比赛结束后,他了解到很多学生能完成,“随着大家对项目的了解,老师们也在学习研究,学生的培养也在升级,上届学生觉得很难的题目,他们做起来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