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教育 > 职场 > 正文

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高于本科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07-10 09:09 http://www.mnw.cn/

­  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季,每年这个时候,高职院校总会受到考生和家长们的各种质疑。虽然社会各方面都在强调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但当人们面对“自己家孩子”的事时,“能上大学就不去职校”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

­  然而,不久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在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方面高职院校较本科院校偏低,但是毕业生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满意度、核心课程评价、任课老师与学生交流程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本科院校。

­  这一数据引起了不少考生家庭和教育专家的关注,为何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受到学生的认可?这是否可以扭转人们对于高职的偏见?

­  高职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高于本科

­  近年来,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讨论一直不断。有人说,如果能上本科就不要去读高职,一个本科学生的含金量怎么也比高职学生强;也有人说,近年来,二三本院校的办学质量还不如好的高职院校,与其上一个无用的差本科,不如去读高职学一门技术实用。

­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对于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方面,2016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为91%,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为89%。

­  然而,在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2016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87%,高职院校毕业生为89%;本科毕业生对于核心课程满足度评价为72%,高职毕业生为74%;本科院校在校生到课率为86%,高职高专院校到课率高达91%。

­  对此,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2013届到2016届毕业生的反馈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学满意度已经连续4年提升,从84%到89%。而且,这一指标每年都高于本科院校2到3个百分点,数据变化的原因包括实践环节、课程更新、核心课程以及师生交流这4个方面。

­  郭娇表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不论从毕业生还是在校生,不管从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行为,不管是到课、测验这些学习过程里的投入还是毕业后的反馈来看,高职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更高。”

­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宇表示,“这是因为高职高专课程更实际一些,他们教的内容可能更符合他们工作的实际需要。”

­  陈宇说:“高职高专教育本身有就业教育的特点。教学课程和实际生产结合得比较紧密,这也是学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比较满意的一个原因,因为学生学了这个课程,到工作岗位上就可以用。”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宁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宁中考招生
  • 2025年新疆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附新疆中考成
  • 2025年安康市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安康市中招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铀铷金:我国战略性金属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分红险的“分红”从哪里来 与定期存款有 2025年6月贵州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漳州港上半年木片进口量同比增长177% 雨水连绵 漳州市加固人行道 探秘长泰绿色制造:屋顶“种太阳”年省万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从头合成的大尺度DNA递 闽南师范大学实践队赴畲乡:推普传经典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