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为扎实推进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行动,督促工贸企业深刻吸取类似事故教训,持续强化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厦门市应急管理局通过本报公布一起有限空间执法典型案例。
案情回顾
违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 一工贸企业被罚款1.4万元
2025年4月,厦门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某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污水处理井未按照规定设置明显的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虽制定了《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但未按规定组织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执法人员要求该公司立即整改,并依法对该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公司未按照规定设置明显的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违反《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未按规定组织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违反《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十条规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对该公司处以人民币3000元罚款;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对该公司处以人民币1.1万元罚款。合并对该公司处以人民币1.4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以案释法
看似小问题 实为麻痹大意
厦门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贸企业未在有限空间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有限空间警示标志,未按规定组织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看似都是小问题,实则是企业疏于管理,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容易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麻痹大意,造成事故的发生。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危险系数较高,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要强化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过本案,警示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加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遏制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法条
(一)法律依据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十条规定:工贸企业应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按规定组织演练,并进行演练效果评估。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工贸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具备条件的场所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
(二)处罚依据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十九条规定: 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设置明显的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的……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未按照规定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或者未按照规定组织演练的。
答疑
有限空间作业如何防范风险
污水井、地窖等有限空间内,如果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等情况,作业危险性很高。“没有闻到或看到任何危险,应该没问题。”“都检查过了,没问题了,就不用测试仪器了吧。”“万一出事捏住鼻子、屏住呼吸抓紧跑就行!”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也愈发凸显。如何更好地防范燃爆、缺氧等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这些安全知识你必须知道。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分为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和密闭设备3类,常见的有限空间包括地下管沟、暗沟、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贮(槽)罐、车载槽罐、窑炉、锅炉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并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一要注意作业审批,作业前审批负责人对作业方案、人员和设备等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作业;二要注意气体检测和通风,作业前应进行针对性气体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三要注意安全作业,在确认作业环境、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许可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四要注意实时监测与持续通风,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持续进行通风;五要注意作业监护,作业时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不得擅离职守;六要注意异常情况紧急撤离,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出现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方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