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笛(化名)今年19岁,是西班牙的一名大学生。她6岁时就随父母去了意大利,但现在她的汉语依然说得很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与吴笛母亲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我小时候曾随着课本系统地学习中文,也背诵了一些经典古诗词。这些课本是妈妈为了不让我落下中文而专门从中国带出国的。每天妈妈都会照着课本,逐字逐句地教我,并且很耐心地和我用中文沟通。”吴笛说。因为母亲的努力,吴笛一直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传庆建议海外家长和老师,可以结合身边能够直观感受到的环境来指导孩子,“在教孩子古诗的时候,灵活联系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展开教学非常重要。例如,可联系孩子吃饭洒落的米粒,与他一起学习《悯农》,让孩子明白‘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可以在春游时,远望近观春日的垂柳,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可以在夏日荷塘边学习《小池》;可以在冬日寒雪之时学习《梅花》。”杨传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