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解释,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同样听老师讲课,在有的学生看来,太过简单,吃不饱,可在另外一部分学生看来,则过难,不好理解,久而久之会成为压力,甚至负担。这就需要在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
“首先要从课堂突破。就教学系统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场所,要让学生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就没有过重负担,是实现有效减负的突破口。”对此,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健敏教授曾指出,要深化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是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系统的根本。
高明的老师,往往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以核心知识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当学习变得有意义,负担的概念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于减负,有一个概念深入人心,即从“他主”学习提升为“自主”学习,从“为他人学”到“为自己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变得更有效率、更有价值。对此,石家庄一中教师吕学功分析,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