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59年,是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享有“文明城市的先进校”的美誉。近几年来,三明二中多次夺得三明市理科状元,18人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然而,近期学生家长普遍反映称,该校在高一和高二年段办所谓的“尖子班”,对于没有进入尖子班的学生是一种打击,质疑校方一味搞“升名校至上”的教育观。网上关于此事的舆论也不胫而走。
三明市第二中学
家长反映:二中办“尖子班” 教育不公平
据反映,三明二中在高一和高二年段都办“尖子班”,为了冲刺高考,为学校获得好的升名校成绩。其中,高一有16个班级,第12到16班为“尖子班”;高二文科有5个班级,成绩最优秀的50名学生列入1个尖子班,其余的为“平行班”(即普通班)。
“三明二中在校内集中成绩前茅的学生办‘尖子班’(对外称为“实验班”),并挑选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现在中央都提倡摒弃以升学率和升名校论英雄的做法,况且在这么优质的学校里面再办尖子班,是否有必要呢?”家长提出质疑。
据反映,不仅在师资力量上,在硬件设施上二中居然也分别有不同的待遇,高一“实验班”独立于主教学楼,在校图书馆上课,学校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平行班则在主教学楼上课,炎热的夏天只能吹风扇。
“现在不是说要‘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吗?怎么能搞特殊的‘校中校’呢?”一位平行班学生家长向东南网记者诉说,作为平行班的孩子知道了学校这样的做法后很伤心,也很难过,自信心已经受到严重打击,心理已经开始暗示自己考重点大学的希望很渺茫了。
平行班学生的家长们极力反对校方这样的做法,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有权利享受教育资源的平等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班上可以带动和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的资源分配也会更均衡,每个班级公平竞赛,各有各的风景线不是更好吗?”
对于二中的这种分班现象,网友们普遍表示不合理,认为校方的做法令人失望。“学校不应该对孩子划分三六九等来教学,应该让每个孩子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