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今年高考,晋江一中学生林婧婷以662分的总分夺得泉州市高考文科原始分状元。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晋江一中校长陈燎原认为,一所学校所出的成绩,那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这些都与一中人坚持以“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三会三高”的育人目标、“三进三出”的质量要求是分不开的。
先学做人 后学做事
“作为一中人,要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陈燎原说,他时常告诫学生,在这“三会”当中,做人是摆在第一位的。
每一所学校,规章制度可能几十个、百千条,在陈燎原眼里,最为关键的是要注入道德的元素,让学生在无形当中逐渐感知,因为这是学生学业求知、学会生活的动力。举例来说,从2008年秋季开始,一中住宿生2100多名,食堂实施米饭免费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从表面上看,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减轻经济负担,但是,在免费吃的背后是给学生一种选择:吃多少,打多少。教育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对选择负责,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感。食堂管理人员反映,现在学生剩饭剩菜少了,几乎为零,真正做到了节约粮食,学生养成了一种珍惜粮食的道德风尚。
一位好的掌舵人,要懂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一中教师陈波的眼中,陈燎原校长就是如此。拿学校的电化教学组来说吧,总共有老师7人,4年前,改组设备坏了,经常都找不到负责的人。自从陈校长上任后,他将该组成员“盘活”,在一次次与教师的深入访谈后,陈燎原根据教师自身特长进行细致分工,有人专门抓竞赛、有人抓设备维护、有人负责场馆……进行责任稻田制,效果也非常显著,该组自那以后在信息技术奥赛中屡获奖项。
对于学生的教育,陈燎原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而一中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第一”。方,就是规章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的管理往往如此,规章制度不能丢。但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又得充分尊重学生,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规章制度全部都是靠强制执行的手段,那么收效也是堪忧的。所以,我们在遵守规范的同时,又保护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既要圈养,又要放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