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风助推游学热
许多家长主动报名,然后再一起去旅行社团购。有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碍于面子硬着头皮也要让孩子出国游学。还有家长担忧,班里大多数孩子假期都出国游学了,如果自家孩子没有去,会不会无法融入同学的圈子,会不会感到自卑?似乎游学已经成为家长给予孩子的刚性教育投资。在熊丙奇看来,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和学生,对待游学不够理性与盲目草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有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游学时存在跟风现象,还有的家长抱着就是让学生出国旅游一次的心态,能游学最好,‘只游不学’也权当一次旅游罢了。这些想法势必助长一些机构在组织游学活动时以‘学’为名而只行‘游’之实,家长也很少有维权意识。”他说。
低龄化趋势加剧,安全难保障
参加海外游学的学生中,初中生占比达49%,高中生占比达到24%,合计占比超过73%,除了这两大客群,海外游学群体日益呈现低龄化趋势,也有不少小学生开始参加海外游学。
很多游学公司在整个行程中通常只负责两件事。第一,把学生从国内带上飞机,然后从国外机场把学生交给校方负责人;第二,从国外机场把学生带回国内。市场上个别游学团领队甚至连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都不具备,就带领着整个团队的学生出国。领队在到达国外机场后不知道该在哪里领取行李、怎么带领学生出机场等情况多次发生。国外游学期间,学生的监护权也是个问题。一些游学团在国外所谓的校方法定监护人通常为校方领导,但一位监护人在这个时期通常会成为几十位到一百多位甚至更多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因此,在游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意外事件屡见不鲜。
游学项目的初衷是好的,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未来游学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但目前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对于游学市场的监管,主要由工商和旅游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几无插手的机会。从目前的游学市场来看,完全是民间自发行为且组织方良莠不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游学内容也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家长和学生在选择项目时要合理规划,理智权衡,跳过海外游学团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