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讨论课
韩昊然,英文名字是史蒂夫,是一位1982年出生的奥地利人。他来到中国已经7年了。之所以选择来攻读“当代中国研究”硕士专业,是因为韩浩然觉得自己对中国还不够了解。“我们身边的朋友问我中国的国家制度到底好不好,我还是回答不上来。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7年的外国人,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习,去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
图为欧坤和韩昊然就毕业论文问题进行讨论
“在去年讲述中国政治和中国政府的课堂上,中国教授让我们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讨论,核心问题是西式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哪个对中国更好。”韩昊然说,“我们的课堂很开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交锋很激烈。”
“当时有同学指出,相比于中国制度,西方民主制度更加尊重人权,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保障。我认为不能简单比较谁好谁坏,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当地的国情。”韩昊然说,以奥地利为例,中国有许多省的面积是超过奥地利的,奥地利也没有超过13亿的人口。这意味着,治理奥地利和治理中国的难度不同。
欧坤对韩昊然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对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就政治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时,也提倡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欧坤认为这是中国制度最大的优势,“这样有利于把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团结在一个核心之下,可以加快决策进程,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韩昊然则在讨论收获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正确。关键在于看它的实践效果,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要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可以保证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那就是好的制度。关于外媒对中国制度的非议,韩昊然认为:“批评总是很容易,因为凡事都有缺陷。问题在于,批评之后却拿不出更好的方案,那么这个批评就是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