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归群体中,有一部分海归称自己是“俄语人”。这些从俄语国家留学归来的海归,从事着与那段留学经历相关的工作,他们心中有着一份割舍不掉的俄语情结。
机缘巧合去留学
对于很多“俄语人”来说,去讲俄语的国家留学是机缘巧合的结果。
李晓旭曾在1991年赴前苏联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学习,后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先后学习了语言和法律。谈起自己的留学经历,李晓旭有很多感慨:“高中毕业时,我有幸得到了去前苏联学习的机会。受父母影响,我对俄罗斯一直有很深的感情。留学期间,我正好经历了苏联的解体。这也让我有了很多独特的经历。”
他回忆说:“我们算是俄罗斯新华侨的第一代。当时在圣彼得堡的中国留学生一共也就七八个人,总领事馆的活动很难举办起来。不过在那之后,中国去俄罗斯的人就渐渐多起来了。”
许磊曾先后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经济统计信息大学学习。他坦言,当时能去莫斯科留学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02年,我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云南大学,在学校学习了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有个可以去莫斯科留学的机会。当时,我很希望体验一下俄罗斯教育环境。于是,在朋友引荐下,我抓住了这次机会,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学习。”许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