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留学 > 正文

美媒关注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叛逆不是书呆子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5-12-23 15:56 http://www.mnw.cn/

  美媒称,2015年九月,哈佛大学一则新闻引起了中国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31岁的尹希成为了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教授。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2月23日报道,秋末初冬的哈佛大学落叶缤纷,别有一番韵味。尽管寒意阵阵,校园里依旧热闹不减。不过,有一位华人却绕开人群,匆匆走近物理系办公室。

  他就是尹希。9岁就读于北京八中少儿班;12岁参加高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7岁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弦论和量子场论;2008年,哈佛大学破格允许尹希毕业后在本校担任助教、副教授;2015年九月,31岁的他正式晋升成为正教授。

尹希(图片来源于网络)

  尹希的晋升也刷新了此前庄小威学姐保持的纪录,成为哈佛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教授。这也使他一度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称尹希为“神童”“天才”,而尹希却不以为然。

  他说:“我觉得神童这个词对我来说非常怪异。称一个人为神童,这个人好像跟其他人都不一样,觉得你是一个在马戏团表演的角色。”

  父母不应干预子女未来

  “实际上,受到媒体的很多关注,对我来说反而感觉很不好,”尹希说。“因为很多家长会看,说我怎样怎样,说他的孩子也要像我一样做。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应该做他想做的事情。”

  那尹希是如何评价现在中国父母望子成龙,帮子女规划未来,甚至逼迫子女做不想做的事情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呢?

  “我觉得在中国的家长很多时候这样培养子女,为的是想把子女培养成家长所希望的样子,而不是把子女培养成他们个人想要成为的样子。个人的想法和个人的成长应该更多的去引导,而不是让他们一定要做家长小时候想做而之后没有做成的事情,”尹希说。

  尹希的父亲经常带他到实验室做一些实验。对他的兴趣做引导。

  他说:“实际上,我当时比较有兴趣的是他大学时候的一个量子力学的课本。虽然实际上当时并不是看得很懂,但我对当时课本里的薛定谔方程还有各种波函数都非常有兴趣。”

  他说:“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学习的秘诀。最重要的东西是我对这个学科本身有兴趣。任何人如果有兴趣,你觉得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都会专注的学。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感觉是被逼着学这个东西,这是很不成功的事情。而且我一直在生活中是比较有叛逆感的。所以,如果我的父母一定要我学什么,我会非常不想学哪个。”

  留学哈佛 留校任职

  就是这种“任性”使尹希吸引了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弦论领军人物安德鲁·施特罗明格的注意,并欣然同意作他的博士导师。施特罗明格教授曾在中国工作过,大学期间也学习过汉语。

  他说:“尹希来哈佛的时间比较年轻,只有16-17岁,可是我很快发现他的能力了不得,他很快开始告诉我我不知道的知识,关于理论物理。”

  “他很刻苦,也很聪明,记忆力超强。但只有这三点是不够的,”施特罗明格教授评价道。“他也非常大胆,创新。他不太介意别人在一些物理问题上的评价和想法。他会自己尝试解决,独立思考。”

  “我觉得他的学术风格是永远都找最难的题目去研究,”尹希博士班的学生邵书珩说。“我觉得他是非常专注的、耐心的、抽丝剥茧的,把一个题目由大化小,把每个细节一步一步做出来以后,每次都是在这个研究project(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你就突然发现有一丝曙光,最后一切都work out(解决)了。”

  亚历克斯·卢普萨斯卡是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他说:“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尹希是听了他的一堂课。我那时是个资历较浅的研究生,感觉尹希上课时有点儿令人生畏,因为他讲课速度太快了。”

  “你知道,我在08年的时候刚成为助理教授之后开始上课,试图把最多的东西放到最短的时间讲完,”尹希回忆道。“当时的课讲的非常得难,也非常得快,甚至有同学觉得完全跟不上,然后哭着进了系主任办公室抱怨。系主任找我谈话,说你不能这样讲课。后来我发现,如果我讲得越慢,学生越喜欢。所以我尽量少花时间备课,因为如果我备课时间太多的话,就对这些东西太熟悉,就会讲得很快。”

  邵书珩说:“我最印象深的是他讲课非常清楚。一旦你能够跟上那个速度,你会觉得他每一个重点,每一个细节都会提到。这个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还在学习某个领域的时候,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该注意、该知道的细节都包含进去。”

  身在物理系 并非“书呆子”

  整日埋头于符号与公式的海洋里,尹希是否也像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里的物理学家谢尔顿, Sheldon那样“书呆子气”?在与尹希平日的接触中,他的同事和学生都不这样认为。

  卢普萨斯卡说:“尹希玩‘脸书’,也有智能手机,也是一身学校的运动装备。我觉得他虽然在一个历来被称为‘书呆子’领域里,但他本人一点儿也没有给人那种书呆子的刻板印象。”

  他补充说:“他(尹希) 非常认真,对自己做的事情精益求精。但他同时也很风趣,让人很喜欢和他在一起,跟他聊天。”

  邵书珩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说:“我觉得他是非常专注的人,而且非常享受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当中。不管是物理、还是数学、还是下班会从事的各式各样的运动或是休闲活动。”

   生活叛逆的运动达人

  “虽然现在已经30多岁了,但是我还是一直有这种年轻时候的叛逆感,”尹希说:“我不喜欢做别人都做过的事情,我最有兴趣的都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东西。”

  除了工作,这位年轻的物理系教授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呢?

  “我比较喜欢运动。在有几年的时间,我花很多时间跑步,有些时候甚至并不是运动的本身,而是我需要在工作之外,有一个能够把我的精力集中放在上面的东西。所以我当时把跑马拉松,提高我的成绩当作我工作之外最重要的目标,”尹希说。“我30岁之后,当时脚也有伤,觉得跑步很难再提高了,所以我就改变做其他的运动,比如攀岩。”

  之所以喜欢攀岩,是因为他“想做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东西”。

  他说:“我觉得我从小就非常善于在有压力的环境下工作。我甚至会觉得大学之后,考试,如果抢时间做题,非常难的考试,我反而觉得很刺激。实际上在某些程度就和攀岩一样。所谓那种lead climbing(先锋攀登),你会往上爬的时候,绳子在你的下面,你如果掉的话就会掉很多,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这时候,你需要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我很喜欢在这种有压力的环境下做成东西。”

  亚历克斯·卢普萨斯卡是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听过尹希的课,也与尹希一同共事。谈到尹希的攀岩水平,卢普萨斯卡赞不绝口:“他能只用一只胳膊就把自己整个人拉上去,简直不可思议。不过他也给我了一些指点,人挺好的。他有个小女儿,叫美美(音译)。他们一起去攀岩。我也跟着他们去了几次,他都帮助我。”

   “家的感觉”很重要

  尹希的女儿今年七岁,由妻子全职照顾。

  他说:“我和妻子是在网络的dating website(约会网站)认识的。03年之后,我们谈了一个月,发邮件之后,我就飞去看她。她在Kentucky(肯塔基州),住在离Cincinnati(辛辛那提)很近的地方。”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考虑去交友网站征友?

  尹希回答:“首先,我在那个时候在社交上很拘束,我觉得在网络上更加能够和人沟通,所以就这样。”

  尹希不仅在物理方面有所建树,还在绘画方面略有所长。

  “可能5-6岁或者7-8岁的时候,我母亲一直让我学绘画,当时我非常反感。但后来发现,画画还是有好处,”他说。“因为在我03年的时候,刚刚遇到我现在的妻子的时候,我就给她画了一张画,圣诞节给她做了一个礼物。所以说,我这个小的时候学的技能,过了20多年之后就用上了。”

  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尹希说:“我父母的关系自从在我上小学的关系就非常不好,基本上在我上中学之后我的父母就属于半离婚状态。实际上我经常喜欢在学校待着,不想回家,因为回到家里就觉得父母不在一起很没意思。见到我的妻子之后,我觉得她对我来说就是给我一个新的家庭这种感觉,我觉得这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尹希说,他的父亲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妻子和女儿。

  “我父亲在03年之后去世了。而且就是我从来美国之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再一次见到我的父亲,”他说。“所以,这是我觉得可能是最遗憾的事情。”

  尹希平时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女儿呢?

  他说:“我并不会教育她,因为教育她是送她去学校的目的。我主要只是晚上在睡觉前陪她读书,有时候陪她去玩,带她去外面爬山,攀岩,这些平时有兴趣的东西。”

  中美教育各有千秋

  在美国高等学府执教、学习多年,尹希和他的学生也对中美教育有了不同的认识。

  尹希说:“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在美国教育非常普遍,在中国教育缺乏的是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想学东西的机会,能够发展自己的这种创造力。但中国教育有它的好处,一般的人在大学,至少是学理科的方面,基本功比较扎实。在美国很多学生基本功很糙。”

  邵书珩是尹希博士班的学生。他说:“一般而言,我去过的几个美国学校跟哈佛,它们比较注意公共空间的安排。譬如说,哈佛的理论物理中心,你可以看到很多沙发,很多黑板,很多地方大家能够坐下来,喝杯咖啡,跟我们的同事聊聊天,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物理想法。”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哈佛大学最想要的呢?

  尹希说:“你需要有一个能够显示自己强项的地方,如果你没有这样特别强的方面,就在竞争上没有什么优势。”

  尹西的博士导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安德鲁·施特罗明格说:“哈佛不是特别要一种的学生,它要很多不一样的学生,跟很多不同的兴趣,很多不同的能力。”

  尹希说:“我在研究生的时候会做他们的助教, 我会发现这里的本科生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的人,而不是一个单调的做某个学科的人。”

  而施特罗明格教授教授认为,一心想来哈佛读书并不好。

  他说:“我认为最好思考一下你想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你能怎样为这个世界做贡献,世界上有什么新事物你想去探索。这些才是重要的事情。而去什么学校真的是次要的。”

  尹希补充说:“人的成功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并不是你的职位有多重要,也不是你能挣多少钱,生命中这都是不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做你想做的东西,生活上能很开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做既所爱才能更好地发挥所长,这大概是尹希等人最想传递的信息吧。

责任编辑:苏仕颖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下半年教资成绩查询方式 中国教育考
  • 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几
  • 今天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