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的背后:家校关系扭曲症结在哪儿

来源:闽南网 2020-11-18 09:12 http://www.mnw.cn/

家长想退群却不敢,生怕错过重要通知

  对于家长群,更多的人表示自己正处于“想退群,但不敢退群”的两难境地。

  “你可以关掉声音,也可以选择消息免打扰,可那些不会消失的未读信息却让家长们无处可逃。”刘波说,不加入微信家长群,信息来源少得可怜,还可能错过学校的重要通知;加了群,大量的信息容易让人坠入焦虑之海。

  今年国庆前夕,一位家长在开家长会时突然情绪崩溃。由于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要加班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本来上班压力就很大,还得盯着老师在群里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对于这位家长的情绪失控,受访的家长们纷纷表示特别理解。

  虽然孩子还只是在幼儿园中班,但北京市民林辰还是对家长群的“险恶”深有体会。

  按照她的说法,网上流传着的微信家长群潜规则并非笑谈,老师的通知是必选项,家长的讨论是可选项,向老师献殷勤是备选项,可一旦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所有不满和无奈都要放下,这一切都成了必选项。

  孩子上幼儿园后,林辰的手机里多了两个微信群,有老师在的是一个,没有老师在的又是一个。“有老师在的家长群,只是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老师会通报孩子的在园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里与老师沟通。没有老师的家长群,就是家长之间互通有无的平台。”

  林辰原以为,在那个没有老师的群里发言,可以百无禁忌。直到有一天,她才发现自己想错了。那次群里讨论元旦时班级集体购买物品,她没多想就在家长群里发表了反对购买指定物品的消息,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没多久,就有班级的家委会成员发来私信说,‘发表不同意见,请先和家委会私下沟通,以防影响班级团结’。”林辰回忆说,虽然她认真解释了自己的建议,但随后被告知指定物品已经得到老师的“拍板”。

  此后,林辰没再吭声。从那天起,在单位担任中层领导的林辰开始学习如何在家长群里“当家长”。

  然而,即使学会了谨言慎行,林辰有时候也会不胜其烦,因为“一个班不到30个学生,3个老师,可是群里总人数将近70人。有的家长把爷爷奶奶、舅舅姑妈都拉进了群。很多时候,老师介绍学生情况时,一些家长会在群里聊家长里短,把老师发的内容都淹没了”。

  尽管如此,林辰也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万一哪天不@所有人,漏掉通知可就坏了”。

  所以,林辰每天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把两个家长群全部翻看一遍,防止班级的相关通知信息被淹没在各类闲聊中。

家长群变成攀比群,努力表现源于心虚

  面对与家长群有关的讨论,许多网友回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家校关系。一名网友在微博上问出了一个赢得海量点赞的问题——没有手机和微信的时代,老师们都是怎么过的?

  有媒体报道称,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其依仗的无外乎两点:一是通讯发达了,写段文字发个通知,就可以把家长给安排了;二是现在的一些家长,比之以往有了更高的学历和能力。但家长群提供的应该是便利,而非压力;建立的应该是高效的沟通和和谐关系,而不是低效的纠缠和压迫关系。

  建立家长群的初衷,不外乎是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降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成本。然而,这种看似理想的状态似乎并不理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家长群变成“负担群”“攀比群”“马屁群”。

  “有人说,在微信盛行的中国,取消家长群的做法似乎并不现实,它终归在家长了解孩子动向、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面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技术发展,诸如我们幼儿园使用的家园互动平台让很多微信家长群的问题迎刃而解。”北京市民张文笑称自己是幸运儿,因为她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让家长进入某移动互联网家园共育互动平台,平台可以实现幼儿园动态发布、活动通知、签到等。

  但张文曾经却为此焦虑过,因为“这简直不给家长留机会”。她所说的这个“机会”,其实就是“表现的机会”。

  “表现的背后就是刷存在感,存在感刷足了,才能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更加关注。”张文说,她也曾反思过,为何当初听闻没有微信家长群时会焦虑、恐慌,甚至将互动平台的便捷视为“不合理”。

  “作为家长,在家长群里绞尽脑汁地努力表现,其实是因为心虚。即使在社会上有再光鲜的外表、再荣耀的头衔,在家长群里也都要放下身段,我们要表示的是——我能随叫随到。”张文自我反思后意识到,作为家长,她一直生怕自己不够“优秀”、不够“灵活”而没有被老师选上,从而“连累”了孩子。

  加入家长群一年多后,林辰感觉到,很多人都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敌人——“别人家的孩子”,而家长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也到处都是敌人——“别人家的家长”。所以,家长群里的各种明争暗斗才会如此风起云涌。

  记者发现,即使各方意见都不统一,但有一句话几乎是每个受访的家长、老师都曾提到的——都是为了孩子。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下半年教资成绩查询方式 中国教育考
  • 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几
  • 今天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