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女校长让一千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资料经历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0-06-30 16:58 http://www.mnw.cn/

  如今,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1645名莘莘学子从这里走进大学。张桂梅说:山里的贫困女孩子愿意来读就行,我们不搞培优班,为每个学生负责。

  与十多年前记者采访她时相比,张老师苍老虚弱了很多——脸色暗黑,身体羸病佝偻,连爬楼梯都困难。“前两个月吃不下饭,瘦了二十斤”,她告诉我。

  她叫张桂梅,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熟悉她的人知道,她一没家庭,二没财产,还没有健康。凭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忠诚,张桂梅走过“大有大无”的“强悍人生”。

  这十多年来,张老师爆发出惊人能量——创办面向贫困山区孩子的免费女子高中。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和学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点多起床,十二点后才休息。她是校长,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是严厉的批评者,也是和困难学生抱头痛哭的师长,十多年如一日。

  办学11年来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她走进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家里。都是何等艰辛的山路啊!都是些怎样困难的家庭啊!包车司机都不愿去,爬山常常几个小时,坐摩托车曾颠断两根肋骨,早出晚归两头黑,她握住家长黝黑皲裂的手,擦去她们脸上的泪水,“命令”随行者捐出随身的钱,脱下外套塞给人家,自己冻成伤寒……张桂梅说,女高不是普通的学校,是党委政府和山区贫困群众的桥梁。

  这十多年来,她把1600多名女孩子送入大学改变命运,这背后是她作为校长“超人”般的意志和付出。

燃烧自我,蜡炬成灰泪始干

  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是张桂梅40岁以前的人生写照。

  18岁,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6年丈夫得癌症去世后,她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逃避过去的生活”。1997年,她为带好毕业班,查出子宫肌瘤后隐瞒病情3个月坚持上课,取出的两公斤肌瘤让肠子粘到腹腔壁上。而从此,她的身体就没好过,如今肺纤维化、肺气肿严重,每天不离止疼片,医生说她活不过两年。

  不幸没有打倒张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烧自我的柴火,转机就在于华坪这方热土和好心人。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张桂梅任院长。第一天收了36个孤儿,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爱干净的张桂梅不得不变了。2003年,儿童之家资金短缺,她带着孩子上街卖花卖鞋子,四处筹集资金,清高的她变了。2003年到2007年寒暑假,她总共“化缘”弄来两万多元,给孤苦的孩子改善生活。期间她和孩子们住一起吃一起,晚上睡觉衣服都不敢脱。

公而忘私,不辞辛苦入山林

  民族中学里女生很少,儿童之家孤儿们的悲剧多,这让张桂梅意识到:贫困带来低素质,提高山区母亲们的素质,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这想法“疯了”:政策上没啥依据,舆论上议论纷纷,最要命的是——到哪里找钱啊!

  2007年,张桂梅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她闹了尴尬。会前,县里知道张老师没钱,给她特批了一笔“制装费”,她把这钱给学校买了电脑。一个细心的记者发现,这个女党代表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于是,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女子高中的梦在北京传开。

  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一百万,帮助张老师办校。为了在电视访谈上争取企业家资助,张桂梅没能回东北看哥哥最后一眼,留下永远的愧疚。其实为了办女子高中,张老师的姐姐和外甥等至亲去世,她都没到现场。她问亲戚:姐姐走时怎么不告诉她一声?对方反问她:告诉你有用吗?

  在她办公室,张老师告诉记者,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靠党委政府作坚强后盾。此言不虚,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女子高中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

  女高学生在校三年来,免去了学费、服装费、床铺费、书本费、资料费、水电费,即除了生活费,其余全免。这给每个贫困女生家庭,免去了数万元费用的煎熬。

  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是个八零后,壮实的他多年跟着张老师家访,吃了不少苦头。他感慨:“张老师真正走到了贫困的背后,她最懂山里人的渴盼,最懂这片山。”

信念如铁,一片丹心向阳开

  县城边上,狮子山挺拔秀丽、色彩斑斓。山下,“速度与激情”每天在女子高中上演。正在采访,突然惊觉一阵旋风般的咚咚声。张老师微微一笑,说:“是课间操,走,下去看看。”

  记者来到院坝,学生们早已列队整齐,她们的课间操是歌舞“南泥湾”:“学习那南泥湾,处处呀是江南,是呀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阳光下一片红校服熠熠生辉,“红色娘子军”的现场犹如穿越。

  先看看“女高速度”:学生5点半起床,晨起5分钟洗漱完毕,跑步上下楼梯;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从下课铃响,到跑到食堂排队、打饭,到吃完10分钟内完成。再看看“女高激情”。十多年来坚持每周“五个一”的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鲜明的女高特色。

  年轻的老师学生对此怎么看?高三学生杨婧说,一开始觉得别扭,但坚持下来了同学就有劲头,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自己更抗压了、成绩上去了。语文老师韦堂云说,女高老师团结如一家,评职称啥的有地方闹翻天,这里都不是事,党员带头,张老师事必躬亲身先士卒,你说好不好?

  女高的红色教育也是被逼出来的。2008年刚办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吃饭上厕所都在校外。张老师让女老师住女生宿舍,男老师住一楼楼梯间,晚上好陪学生上厕所。不到半年,17名员工跑了9个,张老师梦寐以求的女高,面临瘫痪成了笑话。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张老师把他们找来说,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在阵地就在,今天,我们要死守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从那开始,红色教育在女子高中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有人说,女高“学生苦学、老师苦教、政府苦办”,没有理想信念支撑,拿什么高考!

  至今,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综合排名一直是丽江第一,1645名莘莘学子从这里走进大学。她们的政策是:山里的贫困女孩子愿意来读就行,许多是降分录取,生源苗子和好高中别如霄壤。张桂梅说:“我们不搞培优班,为每个学生负责。”反过头看看年迈的张老师:她没有孩子,没有家,也没有房子,连独立的卧室都没有;她没有财产,把所有的工资、奖金累计100多万元,全部捐给山区教育和社会事业,每天往返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坐的是4块钱的“摩的”,当然师傅们都竭力不收她钱。

  张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有病却不死,比正常人还苦得起,男老师被我拖垮,女老师累得哭,两个单位来回跑,我没倒下。有种精神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原标题:大山里的女校长,让1600多名贫困女孩走进大学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石狮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