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碰撞
本次活动,不仅会集了大量茶商、茶配套商,也邀请了众多国内茶界专家到场。在颁奖盛典上,这些富有行业责任感的专家权威,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转向新时期传统茶叶的出路。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吧!
新时期,传统茶业路在何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陆尧(居中者)
茶文化传播需借力流通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陆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一直都特别关注茶产业的流通环节,如茶叶批发市场、茶庄、茶馆、茶配套产品与相关产业等。
在茶叶生产加工阶段,茶科技的拉动作用相对大些;而在流通消费阶段,茶文化的作用会更大。同时,茶产业的中下游对茶文化的普及推广意义重大。从1998年,我就提出茶馆是淑女绅士的摇篮。我注意到,台湾洞顶乌龙、大陆大佛龙井、安吉白茶、铁观音、普洱等多种茶叶都是通过高档茶馆传播出去的。茶馆的功能不仅在卖茶,还承担着推广茶文化的重要功能。例如,茶具的流行及品位提升,很多也是通过茶馆进行传播的。现在,不少茶家具也是通过茶馆、茶庄这样的渠道传播开来。可以说,在新时期红色元素与绿色经济高度融合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好地普及茶文化,还是得整合好资源,多从中下游的流通环节(包括茶庄茶馆、星级酒店、咖啡厅、酒吧等)入手。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 杨秀芳
茶叶承担着多重角色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 杨秀芳
中国茶产业发展到今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我国茶园总面积3169万亩,茶叶总产量162万吨,茶业已成为民生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如今,茶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一种奢侈品和艺术品等多种角色供不同需求的人享用。大量的茶业正被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茶元素将渗透到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等各个领域,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中国又是茶叶大国,茶树品种丰富,茶叶加工技术多样,茶类非常丰富,不同茶叶具有不同的品质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此外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自2005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自豪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国还不是世界茶叶强国,茶叶总产值仅600亿元左右,中国离世界茶叶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