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娱乐 > 综艺 > 国内综艺新闻 > 正文

《非遗美食》探访各地特色小吃 带你领略小吃中的非遗文化

来源:大众网娱乐 2018-08-16 16:02 http://www.mnw.cn/

­  大众网娱乐 说到中华美食,一定绕不开的就是民间小吃了。我们到各地旅游,似乎只吃那些名菜不足以领略当地的特色,总会去寻找些特色的小吃。的确,小吃应该算是当地民俗风土的缩影,最能够代表每一个地区的人情习俗,甚至历史变迁。江西卫视《非遗美食》将在本期节目中,探访各地特色小吃,带你领略小吃中的非遗文化。

­  护国寺小吃品味老北京文化

­  北京的护国寺小吃算是北方小吃文化的代表,护国寺小吃起源于庙会,是将各种老北京民俗小吃及部分宫廷小吃集合起来。北京作为古都,经济政治发达,达官贵人众多,小吃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护国寺小吃品类曾达160多种。此次节目也寻找到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豌豆黄和驴打滚。豌豆黄取饱满黄豆煮熟压泥,和白糖成型后蒸制成型,入口即化,豆香沙甜。驴打滚则用糯米粉为原料,和面蒸熟,擀成饼状撒黄豆粉后,摊入薄薄红豆沙,最后打卷撒黄豆粉,切开做成,口感软糯,齿颊留香。

­  火宫殿臭豆腐传承有序

­  长沙火宫殿臭豆腐可以说是大江南北无人不知,其臭豆腐独特的黑色,现下已成为很多人判断臭豆腐好坏的标准。火宫殿臭豆腐从姜二爷开始发明传承,一直以来薪火不断,传承有序。到如今的非遗美食传承人何谷良手中,仍然是姜家人最原汁原味的卤水配方。火宫殿臭豆腐讲究“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而这个黑如墨就是姜二爷传承的卤汁的功劳。卤汁中一定要放入新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和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这才能有火宫殿臭豆腐的鲜香。

­  沙县小吃中的地道滋味

­  说到小吃,沙县小吃一定是避不开的一种,如今沙县小吃已从国内迈向国际,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中国味道。但一百多种的沙县小吃,却有这样几种非得到沙县附近才能吃的到,其中就以扁肉和芋饺最为特别。沙县小吃的扁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不采用切肉的方式,而是依靠人力打肉,使肉质纯净、新鲜脆嫩,这才有沙县扁肉脆、嫩、香、甜、入口爽脆的特色。而芋饺则需要毛山芋煮熟捣烂,掺木薯粉做皮,香菇、瘦猪肉、笋干、生姜做馅,鸭汤做底,点缀葱花,才能鲜美好味。而南方特色的食材,也限制了这两道小吃,让他们真正留在了沙县,成为当地的地道滋味。

­  这些小吃都是如何演变发展的?都有哪些人偏爱这些美食呢?各地小吃的背后都代表了什么风土民情?想知道答案吗?敬请关注8月16日晚9:25江西卫视《非遗美食》。

原标题:豌豆黄臭豆腐扁肉,《非遗美食》小吃篇把我看饿了
责任编辑:陈玲玲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五一高速公路哪几天免费 今年五一劳动
  • 4月30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国内92和
  •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