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黄国伦在直播节目现场。拍摄:张亮。
6
黄国伦的梦想显然不只是综艺。在台湾地区综艺圈爆红后,他天天跑电视台,每天说好多话,嗓子越来越坏。他发现自己开始在乎“这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放在我前面”这种事了。他根本安静不下来,好久没写歌了。但他也很明白,综艺给他带来了钱和名气,让他学会跟人相处,”接了地气”。
黄国伦在从《康熙》再次蹿红之时,曾经遥遥领先内地的台湾地区综艺节目正走向衰落。这些节目曾经是大陆各大电视台的学习范本。但情况在2010年前后发生逆转。在中国大陆,资本正大规模注入娱乐市场,电视台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引进或直接复制海外综艺模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越来越多大体量、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出现。而题材和形式更加新颖的热门节目《奇葩说》、《吐槽大会》、《中国有嘻哈》则属于近两三年兴起的网络自制综艺。
台湾地区综艺市场不断走下坡的直接原因是:没钱。2014年,《康熙来了》十周年之际,制作人B2接受《GQ》中文杂志采访时,列举了两岸节目制作费用差距。《中国好声音》一集预算在1000万人民币左右,而全台预算最高的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每集制作预算只有约人民币10万元。
只有把内地大制作综艺和台湾地区节目拎出来比较,你才会突然发现,看了多年的台湾综艺,那些奇形怪状,花花绿绿的现场布景,是多么简陋寒酸。这也许说明,原本吸引你的就不是华丽精美的硬件布景,而是那些千姿百态的生动艺人,他们聚在一起时,没什么拘束、热闹又精彩。但即便如此,当内地的通告费数倍高于台湾节目时,谁不想到内地试试呢?
2011年,寇乃馨接到了贵州卫视交友情感节目《非常完美》的邀约当导师。黄国伦闲下来,就陪老婆到内地录节目,给她拎行李。2014年,他们俩一起作为选手参加了北京卫视演讲节目《我是演说家》。这档节目火的是寇乃馨。她的一篇演讲《别对你爱的人飙狠话》,被网友起了个惊人的标题:《这个女人震惊十三亿人》,继而在社交网络被疯狂转发,就连台北菜市场卖菜的阿嫲都认出了她。
寇乃馨从那时明确了自己的路线:演说和情感导师。至于黄国伦,作为经纪人的寇乃馨给他的定位更加明确——音乐。
2015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开播,黄国伦频频出现在节目中点评选手表现。出镜机会得来不易。节目组一共请了6名音乐点评人,每个人分别点评7位选手,总共42段点评中,剪进正片的只有7至10段,有几个老师的评论全军覆没,就跟没来过似的。但黄国伦每期节目都至今有两段点评,多的时候还有四段。
“我是怎么做到的”?每次彩排,我会拿一张白纸,仔细做笔记,把对每个选手的所有点评都写下来。正式录节目时,我再把反面记满。点评时,我就很清楚自己该说什么。有一次,宋柯老师看到我写了满满一张纸,就感叹:‘国伦老师,你是要出本书吗?’”
节目编导告诉黄国伦,总导演洪涛很欣赏他的点评。洪涛说,观众听完歌手演唱,有感受又不知如何表达,国伦老师就是那个把大家的感受精准说出来的人。
黄国伦因为用功,为自己争取到的另一个机会是《唐诗风云会》。这档知识文化类节目原本请的评委是寇乃馨。就在录影前,她突发声带水肿,完全失声。黄国伦顶上了。他买来厚厚一大摞唐诗集,拼命读,捡回自己的古文功底。在节目上,黄国伦左边坐着陕西大学唐诗专家,右边坐着诗人汪国真,他压力很大,不过,他出口成章,没有丢脸。不久后他又接到一档文化节目《诗歌之王》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