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微信中频繁出现“冰糖葫芦”、“糖果”等字眼,时不时还会说到怎么吃冰糖葫芦及吃完的感受。聊天内容看上去非常奇怪,这些QQ其实是用于贩卖毒品的。近日,民警顺藤摸瓜揪出了嫌疑人,这也是思明警方破获的全市第一起网络特大贩毒案。
今年4月“网络扫毒”行动开展以来,思明分局禁毒大队民警侦查到,一名QQ昵称为“上等冰糖心”的嫌疑人落脚点在厦门。5月15日23时,民警在长青路某酒店内抓住正在贩卖毒品的嫌疑人张某锡,当场缴获冰毒1包,重计20.67克。
抓捕过程中,张某锡自称患有艾滋病,一见民警上前就拼命反抗,乱挥拳头,导致民警手腕等多处被抓伤。
据了解,张某锡是一名大专生,从事网络贩毒两年,他的QQ内最多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个好友。
民警介绍,在网络中,毒品常常会用上“化名”。如“冰糖葫芦”、“糖果”、“肉”指代的是冰毒,“印度香精”指代大麻,“茶”指代海洛因。
民警表示,网络贩毒的毒贩都非常狡猾,有人加了毒贩QQ后,毒贩不会立刻与之交易,而是先通过视频或是照片,展示吸毒工具,要求对方说出使用方法,说对了才能进行交易。有时毒贩会把毒品藏在衣服、拖鞋里,通过快递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