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面积不是最重要 关键要看政策
业内人士称,对于自贸园区来说,面积其实不是很重要,关键要看政策。如今,相关法律调整在四大自贸试验区同步推进,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贸试验区探索加快实施。据预测,福建自贸试验区最快有望在下月中旬获批,明年二月挂牌。
此外,福建自贸试验区注重与台湾的融合发展问题,在总体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还允许“互补、对比”试验,有自己的特色。对于一部分已经投资试验的厦门自贸园区的企业来说,他们更加关心自贸园区关于金融方面的政策细则,尤其是“特别账户”对接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说法】
厦门海关: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 16项监管创新制度
自去年以来,厦门海关主动开展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16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工作。目前,厦门海关正积极分三阶段进行复制推广,其中第一批6项制度已完成对外公告、操作规程的制定和系统调整等准备工作,并将在辅助管理系统开发完毕后陆续推广“先进区、后报关”、“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仓储企业联网监管”、“智能化卡口验放”等第二批4项制度。剩下的“境内外维修”、“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内销选择性征税”等制度将根据有关部委批准情况和企业需求,在报经总署核准后,在具备复制推广条件基础上适时推进。
厦门检验检疫局:加大力度推动 两岸检验检疫结果互认
目前,在厦门检验检疫局辖区,已有七条上海自贸区政策实现落地,分别是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改革、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模式、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以及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
针对检验检疫最严格的进口食品领域,首推“台湾地区输大陆食品快速验放促进计划”,开展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持续推动“管检分离”改革,通过“购买服务”和“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将原有核心施检环节交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完成。目前已率先在散装货物数重量鉴定、政府协议检验产品、进口设备和出口玩具的检验中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试点,已有6家检验机构纳入采信范围,累计1525批、货值5180.36万美元的货物以采信方式进口。同时,在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改革中,每年也将为企业节约成本近亿元,每批货物的通关时间缩短两个小时。
未来,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框架下,厦门检验检疫局将不断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推动两岸检验检疫结果互认,助推两岸商贸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