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1981年6月24日厦门公交车爆炸 案件侦破纪实

来源:综合 2013-06-08 11:1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案件概述:

  1981年厦门公交爆炸:1981年6月24日傍晚,福建厦门一辆通道式公共汽车在行驶中发生了强烈爆炸,爆炸后,街头处处是的尸体、肢体,场面令人胆颤心惊。公安部及时派专门人员和北京市公安局的同志赶赴厦门,并组织上海、浙江、江西等地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经过近一年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破获了这起特大爆炸案,确认了凶手(厦门公交爆炸嫌疑人)系从宁化劳改农场服刑期间潜逃的逃犯黄可芬,年龄27岁。因厌世、愤世嫉俗等多种原因,在购买了22包炸药,700多只雷管后于公交车上点燃引爆“六·二四”厦门公交爆炸案中共死亡40人,伤84人。

作案人:黄可芬

  罪犯黄可芬,男,1953年8月出生,高小文化,浙江苍南县人,1957年随父母迁居我省顺昌县,1972年停学后务农和做临时工。1975年因伪造票证和非法炸鱼、偷摸等,曾被拘留教育过。1978年5月因结伙盗窃,买卖炸药雷管等罪行被拘留,同年10月转捕。1979年6月被判有期徒刑5年,9月17日晚从我省宁化劳改农场破窗逃跑。后到我省福鼎县找其旧交打石工蔡大振,买了炸药雷管,携带逃窜。

调查经过

  “六•二四”特大爆炸案中共死亡40人,伤84人。案件发生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台湾派遣特务使用小型原子弹爆炸的,有的说是用定时炸弹爆炸的,一时人心浮动,有的群众连公共汽车都不敢坐了。中央和上级领导同志十分关心这个案子,彭真同志指示,要抓紧破案,安定人心,做好善后工作。公安部及时派专门人员和北京市公安局的同志赶赴厦门,并组织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区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经过近一年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破获了这起特大爆炸案。

  厦门市公安局抽调了143名干警,成立了“六•二四”专案组,分成现场调查组、旅社及爆炸品调查组、线索调查组等小组。经反复勘查,确定爆炸点是在前车厢左侧单座第六位右前方(距右前椅脚20公分)的通道地板上。用气相色谱等仪器分析,从炸点中心、周围物体和尸体伤口等处收集的检样,并结合爆炸后现场气味和爆炸时的光亮颜色判断,证实爆炸物是硝铵类炸药。根据汽车损坏、人员伤亡、冲击波波及范围和多次模拟试爆,推断炸药量在9公斤左右。同时,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现场收集的24麻袋遗物、沙土进行过筛细找,对每具尸体的骨灰进行磁铁吸附检查,均无发现弹片和机械、自动引爆装置的残留物。现场40具尸体经编号、标位、认真检验后,组织亲属辨认,核对遗留在现场的证件和照片等,5天之内就认领了39具尸体,只留下一具被抛落在现场西北方向距炸点36米的无头、无手、无脚、无衣着、无人认领的男性残躯。该残躯经法医检验,被认定是紧靠炸点的人。残尸伤痕右侧重于左侧,右下腹部被炸开,皮瓣向左内上方卷缩,说明被炸前是紧靠炸点,炸力是来自躯体的右下方。又从残躯的骶骨中取出一段10号铁丝,勘查比对与前车厢用于加固坐垫的铁丝一样。可见无名尸是坐在紧靠炸点的左侧单座第六位被炸死的。

  专案组从访问伤者和死者亲友入手,结合广泛发动群众,用“滚雪球”的方法,迅速查清车上人员共169人,其中中途下车8人。按照统一的提纲,对这些人乘车的原因、携带物品、炸前在车上坐立的位置等,逐人逐项调查落实。同时查清乘客上车前,车厢通道未发现有整包物品,中途下车的8人,也无携带整包物品上车。调查结果证实,除无名尸外,其余的人都没有作案的因素和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勘查和尸检情况,对炸前车上人员各自的位置都予研究确定,并画了平面图。调查结果,证明炸药包是犯罪者在起点站随身带上车的;不存在放下炸药包后中途逃离的现象。同时临炸前,炸点周围人员没有异常现象。由此认定,携带炸药包者不论是有意破坏或是意外事故,都会被炸死在车上的炸点处。

  综合以上勘查情况,加上未发现弹头和机械、自动引爆装置,同志们一致认为无名尸就是犯罪者。

  为尽快查明无名尸,首先是要搞好无名尸的技术鉴定。经对该尸多次施行剖验,对其年龄、身高、伤痕、生理、病理、血液、寄生虫、生物化学、胃肠内植物种籽等九项进行了专门研究和科学鉴定,最后查明,无名尸系男性,体格粗壮、胸廓宽厚,上臂肌肉发达,生殖器包茎、血型“A”型。这里最关键的是要搞准其身高、年龄两项,这对查找无名尸的工作关系重大。开始,我们推断无名尸身高165-170公分。三个月后,又请上海市公安局复核鉴定,发现原来在测量炸断的股骨时,漏接了一块碎片,导致失误。重新演算的结果,身高约为176公分。根据骨骼的愈合、骨化情况,推断无名尸27-28岁可能性最大,范围25-30岁。但推断年龄过程中,曾经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为了定准着重点,我们又请教了江西省公安厅技术科,认真观察了他们所收集的已知男性不同年龄耻骨联合面的标本,与无名尸的耻骨联合面比对,认为推断无名尸年龄27岁左右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为了找到更多可供分析判断无名尸身份的根据,我们还逐一检验研究了残留的所有内脏,剖验后发现胃内较空,说明死者当晚没有吃过晚餐。肠内容物中还发现有一条美洲型钩虫和三条鞭虫及少数虫卵的混合感染现象。经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美洲型钩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我国福建各地都有感染,农村混合感染机会较多。这就为确定寻找罪犯的地区范围找到了依据。

  遵照公安部三局领导的提示,我们组织30多人,从现场收集了520多件衣物,进行了半年的反复清理研究、查对鉴别。对位于炸点右下方45度、相距三十公分的汽车差速器、万向节解体后发现的墨绿色绒衣、蓝色和红色棉毛运动长裤、草绿色的卡运动短裤碎片以及遗留物中的一只二米长钢卷尺碎片等5件物品的反复研究和多次模拟试爆,认定这些物品炸前是与爆炸物同在一个包装物里,也就是无名尸遗留下来的携带物。

  根据尸检和现场遗物鉴别的客观材料,从无名尸臂粗胸厚,肠道有两种寄生虫感染来看,他生前是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体力劳动者;酷暑还携带老式半旧的厚绒衣、钢卷尺等,说明此人社会身份不高,经济条件不佳,可能是在外流动谋生者;当晚携带大包东西,七时多还未吃饭,象是外地来的人。这种人很可能是有取得和使用炸药雷管条件的开山打石工或是混杂在流动工中的逃犯。

  为了给查清无名尸提供形象依据,我们组织了专门力量,查访前车厢的乘客,先后找到5个人,据他们反映,在爆炸前,曾看到左侧单座第六位那个乘客(即无名尸)的点滴材料。归纳起来:这个人是男的,约27-28岁,身高172公分以上,理平头,单眼皮,脸呈“国”字形,体格较粗壮,穿旧衬衣,很脏,很疲惫,呆呆坐着,在紧靠他座位右边通道地板上,放着一个黑色或灰色的有拉链的旅行袋,看样子是个外地人。这些情况与现场勘查和对无名尸的鉴定有许多相同之处。后经绘画人员根据目睹者讲述回忆的印象,画成一张无名尸生前的人头摹拟像。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查清无名尸成为侦破本案的关键,至此,我们明确了主攻方向和侦查目标。但是线索多,涉及面广,工作量很大,情况错综复杂,从侦查到认定是一件十分艰巨、细致的任务。我们根据上述的画像和分析情况,立足厦门,着眼全省,发动群众全面调查下落不明人员的情况,组织专人认真审查重点嫌疑对象。首先在厦门从五个方面查深查透:①在城乡内外,全面普查20-30岁的男性常住人口。②认真清查外来流动人口,特别是直接接触炸药雷管的基建工地、采石场的外来民工。③对于6月20日-24日发案前离开的外来旅客1500人,分别发函、电调查下落。④在发车点、轮渡码头附近,深入查访。⑤结合调查、清理、收缴非法私存爆炸物和侦破盗窃、贩卖爆炸物品案件,以物找人,发现线索。同时,在全省各地都组成了侦破小组,层层发动,分片包干。对排出的两千五百多名下落不明人员逐个进行查对。

  在普遍发动群众调查可疑人员的过程中,考虑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我们始终把在逃人员作为工作重点。多次派出专人配合省内各劳改、劳教单位及收容审查站,对“6•24”前逃跑未归案的400多名逃犯逐个进行了排查、分析,找出106名属画像范围的对象,逐个调查过滤。1982年1月6日,我们发现劳改逃犯黄可芬有重大嫌疑后,随即组织力量进行全面调查,先后到过4个省、市的13个地区、69个县(市)和五个劳改农场,查访了498人,对于关键问题,都做到细致查证,反复落实。至3月下旬,查明黄系本案罪犯。

  特别是1982年3月15日,在爆炸现场西北面与无名尸被抛落方向相同的木器厂仓库屋顶(距炸点142米),发现了一只被炸断并已干缩发黑的断肢右手掌。经省厅组织刑侦处、福州铁路公安分处、福州市、厦门市公安局的痕检技术员进行专题研究,精心处理,把提取的指纹与黄犯原捺印的十指纹比对,认定同一,并经公安部“一•二六”研究所复核无误。同时黄犯的身高、血型、体态和平时携带物品(衣服及钢卷尺)均与现场遗留物一致。

  我们随即集中全力,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进一步调查黄犯逃跑后的行踪,并分别向上级有关部门作了报告。

  罪犯黄可芬,男,1953年8月出生,高小文化,浙江苍南县人,1957年随父母迁居我省顺昌县,1972年停学后务农和做临时工。1975年因伪造票证和非法炸鱼、偷摸等,曾被拘留教育过。1978年5月因结伙盗窃,买卖炸药雷管等罪行被拘留,同年10月转捕。1979年6月被判有期徒刑5年,9月17日晚从我省宁化劳改农场破窗逃跑。后到我省福鼎县找其旧交打石工蔡大振,买了炸药雷管,携带逃窜。

  1982年11月,省公安厅根据公安部三局领导意见,在厦门召开“6。24”特大爆炸案侦破工作汇报会。与会的北京、上海、山东、江西等地负责刑侦的同志们听了侦破工作总结汇报,看了侦破工作《录像专辑》、《陈列室》,一致认为本案的侦破工作是成功的,认定作案者是逃犯黄可芬的根据是充分的,证据是确凿的,对于预防和侦破这类恶性案件,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总起来说,侦破“六、二四”特大爆炸案的经验是:1.搞清爆炸点和爆炸物,是侦破爆炸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全面收集、反复研究现场遗留物,是寻找有关犯罪物证的重要途径。

  2.认真检验全部尸体,找出死于紧靠炸点的人,从研究尸体和现场遗物入手,确定排队调查的重点对象,可以为侦查工作指明方向。

  3.弄清车上人员乘车原因,携带物品和炸前所在的位置,是明确重点侦察对象的有效方法。通过深入细致查访车上人员,千方百计了解无名尸炸前的体貌特征,为查找工作提供了形象依据。

  4.对无名尸残肢的干缩、焦黑指纹的技术处理比较成功,为认定罪犯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教训是:

  1.现场勘查仍不够细致,罪犯携带物被炸碎的残片,两个月后才勘查认定。尸体碎肢没有逐一拼接,处理得过早,这样容易漏掉重要物证。

  2.由于破案经验不足,现场搜查范围小了,虽经多次勘查,没有搜查到距现场中心炸点142公尺的断肢右手掌。如果及早发现断肢右手掌,可以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此案的侦破时间。(综合百度百科 中国警察网)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布斯AI企业榜单揭晓 两家厦企上榜
  • 厦企研发远程驾驶系统 将进军无人驾驶网约
  • 厦门通过铁路+文旅创新模式 激活银发一族消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赖清德全输了!岛内一项民调显示:马英九 民进党若靠罢免增家6席,韩国瑜恐下台,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时间 与土耳其政府和解 库尔德工人党将解散 澳大利亚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 以色列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撤销对内塔尼亚胡 韩国总统选战正式打响 李在明成为1号候选 2025年重庆高考总分多少 重庆高考时间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