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们聚精会神制作模型。(厦门体育产业集团场馆运营有限公司 供图)
作为市体育局“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2025年厦门市青少年建筑航空模型锦标赛面向全市青少年搭建起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动手能力的平台。来自全市335所学校的“未来建筑师”,沉浸于“指尖上的创造”,用他们的巧手搭建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比赛场馆内是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选手们按年龄分组,坐在各自的比赛区域,神情专注。“为了参加这个项目,我专门学习了文昌阁的历史及其运用的结构。”李舒雅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建筑模型比赛,这次选择文昌阁是因为其与以往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她显然已对自己专注的领域有了超越年龄的理解。厦门市华侨中学初一学生洪栩墨虽然只有12岁,却已是模型比赛的“老手”。他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模型,父亲曾是厦门海模队成员。这种家庭熏陶让他对模型制作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和娴熟技巧。洪栩墨说,学习模型不仅拓宽了他的思维和视野,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考能力。
对于模型教育的意义,厦门市人民小学的吴静雅老师表示,模型制作包括非常细小零件的精细拼接,对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拼接过程中,孩子手部肌肉群得到锻炼,而更重要的是对挫折抵抗力的提升。”
随着比赛进入尾声,评委们开始在各赛区认真评审。他们不仅关注模型的外观精美度,更注重结构的准确性、制作的精细度以及创意表达。
本次比赛设有“闽南古厝”模型创意制作赛、“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模型制作赛等38个项目,建筑模型、航空模型共吸引来自全市各区335支队伍的5497名“建模小能手”进行大比拼。这场比赛既是青少年模型爱好者的技能擂台,也是市体育局践行“为民办实事”宗旨的一堂生动的综合实践课。
(海西晨报记者 曾妍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