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厦门市气象局携手厦门海事局、厦门市应急管理局、厦门港口管理局,联合印发《厦门市重点客运航线短临致灾天气预警及叫应机制》(以下简称《机制》),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建立“企业、属地、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短时临近致灾天气防控责任体系,促使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落实负责任的停航举措,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厦门重点客运航线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机制》要求,海上客运企业与码头经营单位作为直接执行主体,须在第一时间落实预警管控和停航措施,并明确客船船长在符合停航条件时享有最高决策权,可果断采取行动保障船舶与乘客安全。各相关部门依职责强化协同联动,形成气象监测预警、统筹应急调配、预警处置智慧、交通组织保障等多维度合力,实现“1+1+1+1>4”的联防效果。
《机制》同时明确临灾天气预警叫应工作程序,气象部门需及时向政府部门、重点客运航线运营主体发布预警信息,多渠道开展临灾预警叫应。
又讯 厦门市气象局近日印发《厦门市极端灾害性天气快速叫应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发挥气象预警先导作用,为快速高效开展极端灾害性天气预警叫应工作、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防范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响应能力提供决策支撑。
针对暴雨、强对流、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工作机制》建立分级分类、靶向直达的叫应体系。明确规定,当气象部门发布高级别预警信号时,将立即开展电话叫应,确保预警信息和防御建议直达相关责任部门的24小时值班电话,为其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撑。《工作机制》制定分灾种、分优先级的叫应清单,实现预警信息的“靶向投放”,确保有限的应急响应资源能最快投入到最关键的防御领域。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韦晋 林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