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银城,文脉悠长;崇文重教,自古有之。连日来,同安区有关部门、镇(街)、村(居)以及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奖教助学活动,助力同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放奖助学金 助力优秀学子成长
连日来,同安区镇(街)、村(居)两级教育促进会如火如荼地开展奖教助学活动,覆盖面广、力度大。
8月17日,同安区祥和街道教育促进会举办奖学助学活动,50名优秀学子获奖励,7名贫困学子获资助。据悉,祥和街道教育促进会成立两年来,已累计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等超130万元。8月15日,同安区梧侣社区爱德促进会举办第十四届奖教奖学活动,共奖励优秀学生、教师163人,发放奖金17.6万元,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与学业成长中的积极性。
除了镇(街)、村(居)两级教育促进会之外,爱心组织、爱心人士、宗族宗亲也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厦门市苏颂科技教育基金会于8月16日举行奖助学活动,141名苏氏优秀学子获奖,奖励人数创下历年新高。该教育基金会14年来累计奖优助学约千名苏氏学子。
8月17日,同安佛岭堂郡马府宗亲会、教育基金会举办奖助学活动,21名叶氏学子获奖励和资助。佛岭堂叶氏家族历来重视教育和优秀家风的薪火传承,已连续举办21届奖助学活动,累计发放奖助学金超90万元。
几代人接力 连续多年奖教助学
同安区奖教助学蔚然成风,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捐资助学故事,它们不仅给予学子经济支持,更传递了社会责任与精神力量。
在捐资兴学浪潮中,众多同安侨胞参与善举,“柯朝阳奖学金”“郭芳枫教育基金”“国祺中学教育促进会”等华侨捐资创立的教育基金会连续多年奖教助学。其中,柯朝阳奖学金已延续43年,柯朝阳先生的孙女柯嘉惠表示:“如今我们第三代接力,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希望他们开阔眼界,体验更广阔的世界。”
正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苏亦凡,曾三次获得苏颂科技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今年,他主动为教育基金会捐出国家级赛事奖金和实习工资。他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基金会的支持,未来参加工作后,还将继续反哺。”
同安区的奖助学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成人成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兴贤育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厦门晚报记者 颜梅丽 通讯员 郑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