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9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简称“厦门工博会”),5月9日至12日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进一步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7.6万平方米的展区内人头攒动,3200个展位鳞次栉比,聚集了800多家境内外企业,全面展示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为两岸乃至全球工业技术交流与经贸合作搭建了“金色桥梁”。
业者带来新产品新技术交流
一款120吨无人(双模)智能运输车首次亮相厦门工博会,吸引了大量客商驻足参观。安得迅(厦门)无人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显全介绍,它是专为码头散杂物、矿砂等无人化运输研发的先进线控重型运输载具。
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基于5G远程通信带来的融合塔机远程控制技术展示,改变了塔机传统高空作业的模式。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程康说:“我们把塔机驾驶舱放在地面上,让工人可以正常打卡上班,在办公室里作业,用智能切换实现一人控制多机的功能,提高施工效率。”
厦门工博会是海峡两岸工业交流的重要窗口,台湾业者更不会错过上万客商云集的好机会。在台湾经营50年的庆鸿机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多年前来参展,此次特别从台湾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新成果。该公司经理、台商林守履说:“经济型线马驱动线切割机最大的特色是,运用了节能的电源,相比早期电加工设备可以减少20%到25%的用电量。”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组织了30余家台湾企业组团参展;同时,台湾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台湾数位科技产业学会等台湾专业机构也组团参会,共同促进两岸技术交流与产业协作。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任杨儒堃表示,今年是他们第26次组团。“台湾技术在AI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与大陆产业合作有很密切的联结,未来我们希望在新兴产业,甚至在AI领域,两岸产业合作交流能有新的突破。”
两岸业者合作共享AI机遇
2025海峡工业论坛是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的重要论坛之一,5月9日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AI引擎赋能,重塑新型工业化版图”为主题,汇聚众多两岸业内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台湾物联网协会荣誉理事长、台湾生成式AI协会副理事长梁宾先围绕两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特点及合作契机与嘉宾分享感受。他指出,台湾地区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等领域技术积累丰富,而大陆在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和应用场景方面具有优势。在两岸产业合作交流中,AI的创新应用和技术突破正在形成新的合作纽带。梁宾先说:“大陆应用AI比台湾地区深入且广泛,而且有市场可行性,有非常好的创新模式,所以我认为大陆现在发展对于台湾年轻人来说,有非常好的机遇。”
论坛中,来自阿里云、火山引擎、百度云等大陆龙头企业代表及金融机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大模型技术研发、工业场景落地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展示了AI引擎赋能,为工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场的台商们纷纷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桥梁”。
前来参会的台商吴智渊说:“我们公司的产业正在做AI半导体与AI的智能化,也可以与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一些项目合作。”
(海西晨报记者 潘薇 陈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