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理性借贷防风险警惕“虚假贷款”陷阱

来源:海峡导报 2022-09-30 09:45 http://www.mnw.cn/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网信办本月联合开展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厦门银保监局近期也发布了关于防范“虚假贷款”类诈骗、理性借贷防范金融风险等提示。

  防范“虚假贷款”类诈骗

  近年来,以虚假贷款名义实施诈骗行为的事件频发,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金融机构名义,通过短信、微信、APP等方式发布贷款服务的虚假信息,并在支付“贷款”前编造银行卡号码填错,需支付服务费、保证金、账户解冻费等理由来实施诈骗。

  如何防范“虚假贷款”骗术?厦门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四点:

  1、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不要轻信短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收到的不明来源的贷款信息,不要点击不明链接,App务必通过正规应用市场下载。

  2、办理贷款需留心。各金融机构会根据客户的综合情况进行审核,在贷款发放前不会以任何名目收取客户费用,贷款发放后将按照合同约定收取相关息费。如遇自称“通过缴纳费用、征信修复就可以办理高额、低息产品”、办理贷款前需缴纳费用(包括不限于手续费、首期利息、保证金、验证费、解冻费等)才放款的,均为诈骗。

  3.网上转账需谨慎。如接到自称客服、催收电话要求向不明账户转账的,请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特别不要通过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转账。

  4.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在未知安全性的网页、APP中填写个人信息。如发现不慎被骗,尽量收集证据,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理性借贷防范金融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消费金融服务和信用贷款产品逐渐兴起,网络贷款产品借贷流程较为便利且借贷额度较高,部分消费者容易发生盲目借贷行为导致负债过重影响正常生活;部分消费者因未及时还款导致征信报告出现不良记录,对其信用卡、按揭、车贷等贷款的申请造成不良影响。

  厦门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理性借贷,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正确评估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杜绝不计后果的盲目消费、盲目借贷行为。

  2、合理发挥贷款产品作用,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消费者应充分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等相关产品的息费价格、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

  3、珍视个人信用,保持良好记录。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消费者应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出现不良信息后及时还款,终止不良行为,后续注意按时还款、避免逾期,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4、谨防“征信修复”诈骗,远离非法代理维权。征信领域不存在“修复”、“洗白”等说法,凡是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修复不成反而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记者 钟榕华)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16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 鹭江创新实验室暨海
  • 中远海运南美西三线首航厦门港
  • 厦门住房保障创新实践获住建部推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