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记者焦修博通讯员许晓煜)昨日上午,一场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6·6全国放鱼日”“6·8全国海洋宣传日”厦门主题增殖放流活动在厦门市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举行。
上午9时40分,在鹭江公证处的见证下,数百名志愿者依次通过趸船两侧的6条放流滑道开展增殖放流。据统计,在本次增殖放流活动中,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共放流黄鳍鲷苗种109846尾、黑鲷苗种81160尾。今年,还将陆续放流大黄鱼、长毛对虾等7个经济物种和文昌鱼、中国鲎2个珍稀水生物种,预计全年将放流41073万尾(只)以上。
据悉,厦门湾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始于2003年,至2021年已连续开展19年。多年来的增殖放流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一些重要品种的资源量显著增加。曾经在厦门海域多年不见的长毛对虾等海捕产品现已在市场上经常可以买到。截至2020年底,共投入地方财政经费270万元,中央财政经费3080万元;放流主要品种有长毛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刀额新对虾、三疣梭子蟹、真鲷、黄鳍鲷、黑鲷、花鲈、石斑鱼、大黄鱼、大弹涂鱼、波纹巴非蛤、江蓠、中华鲟、文昌鱼和中国鲎等共16个品种,其中已放流甲壳类种苗54亿尾、海水鱼类种苗7700万尾、贝类240万粒、大型海洋藻类3840公斤,珍稀保护生物类中华鲟818尾、文昌鱼80万尾、中国鲎14.6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