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今年以来厦门首次观测并记录到“黑脸琵鹭”

来源:海西晨报 2020-03-26 08:31 http://www.mnw.cn/

  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深入水中,一阵摇头晃脑后,将水中的美食一扫而空。这种独特的鸟类觅食方式,吸引了观鸟爱好者的注意。3月23日,观鸟爱好者在翔安大嶝桥头滩涂上,发现了两只正在觅食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厦门首次观测并记录到黑脸琵鹭。

  拍下黑脸琵鹭照片的是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柯玉坤。柯玉坤表示,23日9点多,他在翔安一滩涂做海鸟观察时,无意间发现了黑脸琵鹭。“这两只有着黑色长嘴的鸟混在白鹭中觅食,它们的觅食方式与白鹭很不相同。我以前在深圳见过黑脸琵鹭,因此知道它们是黑脸琵鹭。”

  这两只黑脸琵鹭正处于繁殖期,头部、脖子有两撮浅褐色的繁殖羽,煞是好看。为了不打扰黑脸琵鹭,柯玉坤爬行了20多米,找到了最合适的拍照位置,并拍摄下几张珍贵的照片。当天下午退潮时,柯玉坤再次在滩涂上观测到黑脸琵鹭。隔天,他带着鸟类专家再次前往观测时,就没有发现黑脸琵鹭了。柯玉坤推测,这两只黑脸琵鹭应该是在北上迁徙途中,停下歇歇脚、补充体力,随后又继续北上了。

  据了解,黑脸琵鹭,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黑脸琵鹭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目前全球数量在3000只左右。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

  去年1月,厦门市观鸟协会曾在大嶝桥头同片水域发现7只黑脸琵鹭。据厦门市观鸟协会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上一次记录到黑脸琵鹭出现在厦门,还是在2014年。(记者 彭怡郡)

原标题:“鸟类中的大熊猫”现身翔安 这是今年以来厦门首次观测并记录到“黑脸琵鹭”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省侨青会第七次委员大会在厦门召开
  • 厦门: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乡村活力
  • 《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升温 荧屏之外掀起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泉州:秋日序曲 栾树花开(视频)
    泉州:秋日序曲 栾树花开(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2025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卫星云图 台风 在历史语境中挖掘朱子文化价值——访美国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开创儒学新天地——访中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棒人”——访武 朱子文化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访 屏山观察丨让朱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泉州公开征集医保领域违法线索,最高奖励 “朱子杯”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