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文明城区测评集美获福建第二 集美区工作亮点

来源:厦门日报 2019-03-22 08:43 http://www.mnw.cn/

­  志愿者在公交车站引导市民有序乘车。(宗琴摄)

­  在鳌园,小志愿者引导游客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宗琴摄)

­  近日,2018年度全省文明城区测评结果出炉,集美位列全省第二、厦门市第一。据悉,集美已连续五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区。

­  成绩的背后,是集美人乐于奉献、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是干净清新、和谐宜居的城区环境,是集美区绣花般精细的城市管理。

­  整治有力:明察暗访整改落实 有效治理市容顽疾

­  一大早,石鼓路集美菜市场对面的小巷里,不到4米宽的路上摆了数十个蔬菜鱼肉摊子,部分店面商家也把桌子、蒸笼等摆到人行道上——这曾是集美街道8号小区一角的乱象。不过,从去年年初起,这些脏乱差现象就得以改善。居民发现,家门口变得干净清爽,道路也宽敞了。

­  2017年底,集美街道将盛光社区8号小区周边区域设立为市容环境整治示范区,协调了城管、工商、公安、环卫、社区等多部门力量,针对占道经营、跨店经营、占道停车、乱堆杂物等脏乱差现象,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

­  由于流动性强、易反复回潮,占道经营等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针对各类市容顽疾,集美区设立各镇街、各单位分管领导在线的“巡查督办微信群”,形成实地巡查、在线督办、责任单位线下整改、即时反馈的动态管理机制。“巡查人员一旦发现占道经营,就拍照上传微信群,执法人员立即到现场取缔。”集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

­  同时,在环境卫生方面,集美街道与集美城发环卫公司协调,加大保洁频率和巡查力度,按精细化作业标准,主次干道全面实行16小时保洁,做到每日清扫、每日巡查,每月考评,实现全天候、无缝隙、无盲区、不间断管理,确保辖区卫生达标。

­  此外,针对环境卫生、市容环境、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各类市容顽疾,集美在区属媒体《集美报》上开设文明专刊,曝光文明暗访和“回头看”情况,通过“随手拍”栏目刊登市民发现、举报的问题;组建以集美大学相关课题组委派教师等为成员的区级文明创建暗访团开展暗访,督促各责任单位整改落实。

­  疏堵结合: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区颜值

­  杏林城区停车难、居民乱停车,历来是让相关部门“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宁海社区、杏东路一带,随着近年来人口增加,小区和商场配套的停车位紧张,违停现象经常发生。

­  “针对违停现象,街道创建办积极主动协调道交办、交警中队等部门,在一些车流量较少的路段划线,用作临时停车位。”杏林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在违停高发路段增设监控探头,加强日常巡查。目前,杏林城区的违停现象有所降低,交通更加顺畅。

­  在刚性治理城市顽疾的同时,也从“疏导”的角度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这是近年来集美区文明创建工作的又一思路。

­  据了解,2018年集美区从贴近百姓的需求入手,共新增停车场6个、停车位1435个,完成国道324改线、集灌路提升改造等7个道路项目建设,启动11条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治理同集路等交通堵点,整治道路交通隐患336处;推动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策划实施9个立面整治及29个绿化提升项目;建设农村公厕12个、旅游公厕8个……在补齐民生短板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区颜值。

­  镜头转换到后溪镇第二农场埭溪桥社,可以看到景观节点、主次干道、房前屋后铺设了透水砖、绿化种植。这里还进一步规划建设了环村道路,实行路面白改黑处理,村民出行难、路面坑洼积水等问题得以解决。

­  后溪镇把文明创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二农社区建设生态农业光观体验园及苎溪桥滨水带状公园,做好乡村休闲旅游配套产业工作,同时实施强弱电下地工程,切实解决“蜘蛛网”问题。

­  奉献公益: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文明之风吹进万家

­  有空巢老人不慎摔伤,她们前往医院看望并义卖筹款;有孤寡老人房屋漏雨,她们火速帮忙修缮……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旗下志愿队伍——“卢妈妈”爱心队热情为五保户老人服务,为人所津津乐道。队伍负责人、55岁的卢秀毅说:“组建这支队伍的初衷是‘让老人们有尊严地活着’,弘扬孝道和传统文化。”今年3月,她们还在集美最偏远的村庄黄地村设立了为老服务点。目前集美有5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角落。飞鹰义务救援队、“卢妈妈”爱心队,“爱健康”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品牌队伍不断涌现。

­  集美是嘉庚精神的发源地,文明奉献是人文集美精气神的一个重要注脚。近年来,集美区弘扬嘉庚精神,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平台建设。2018年,随着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阵地正式投入使用、银江路志愿服务驿站正式运行,一个总基地+12个驿站的服务阵地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的“线性带动”作用,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建成区带动开发区,推动志愿服务向基层拓展与延伸。

­  在集美,到社区书院参加志愿服务是新风潮。各社区书院以“社工挖达人,达人带义工”形式挖掘达人,去年培育出志愿队伍36支、近1800人,并引导他们就近参与书院志愿服务。

­  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集美的社区书院把新思想、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美特色“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有机嵌入活动中,宣传垃圾分类、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内容,打通宣传思想和文明创建的“最后一公里”。

­  移风易俗:创新方式树立新风 乡风民俗为之一新

­  农历十一月初二是灌口镇深青村的封建日,以往村民都会宴请亲朋好友。不过近年来,深青村村民在这一天过起了“深青古驿文化节”,既减轻了负担又传承了独具特色的古驿文化。在后溪镇,相关部门通过引导,将城隍庙传统民俗活动日提升为开展传统文化申遗及两岸文化的交流活动,赋予民俗日更深刻的内涵。

­  为倡导乡风文明,集美区创新工作方式,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将落后的习俗改为过“文化节”、全民健身日等,深入挖掘传统习俗里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时代精神,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

­  此外,集美区在乡村文明创建行动中凸显城市基层组织治理功能,充分发挥村(居)老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自律组织和村规村约的作用,倡导移风易俗行动,引领乡村文明风尚。比如,后溪镇依靠各级党组织和村居委会的领导作用,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各类自律组织的作用,引导各村居制定、遵守村规民约,用如家风家训、孝老爱亲等百姓听得懂、感受得到的方式开展文明宣传活动,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  社区书院在乡风文明建设行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社工们结合清明节、端午节等节点,开展优秀传统民俗、家风家训、志愿服务活动,把文明新风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记者林桂桢 通讯员陈季玉)

原标题:文明城区测评集美获全省第二 解读集美区工作亮点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16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 鹭江创新实验室暨海
  • 中远海运南美西三线首航厦门港
  • 厦门住房保障创新实践获住建部推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