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相遇 结缘于音乐禅
昨天上午,南普陀寺正兴法师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庄奴老师今晨辞世。正兴法师遂与庄老夫人通话,证实了这个消息。
正兴法师回忆,而就在上个月,他还与庄老夫人通话,得知庄奴老先生健康情况日趋下降。“今日,老师已远走,深表哀思!”
正兴法师与庄奴老先生相识于2003年11月。当时,正兴法师的朋友杨曦冬先生说:“庄奴老师要来南普陀寺礼佛,请你接待一下”。见到庄奴老先生,正兴法师感觉很亲切,话语不多,谦和慈祥,“这跟我见到乔羽老师时是同样的感觉,巧合的是,他们俩是忘年之交”。
期间,庄奴老先生跟正兴法师谈了很多歌词创作的技巧,他还为台湾慈济功德会写了七十多首慈善歌曲。“与他对话,是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他一直都是笑口常开,声音轻轻的。”正兴法师如是说。庄奴离开厦门前,他说:“正兴法师,与您结缘于音乐禅。”
“五老峰下南普陀,千年古刹万年佛,佛教圣地负盛名,善男信女进香火……”,不久后,庄奴老先生为南普陀寺写了一首歌词《五老峰下南普陀》。正兴法师说:“他笔下流淌出多少佳词丽句,感染着每位有缘人。”
一本《唐诗宋词》 一带三十年
听闻庄奴老先生逝世的消息,厦门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徐学也感到伤感和可惜。
“庄奴老先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很好,一本《唐诗宋词》他随身携带,一带就是三十多年。他善于把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特点相结合,写出经典的词,涉及儿歌、广告歌乃至佛教歌曲。”徐学说,“庄奴老先生着迷于文化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他说闽南地区孔庙很多,他很希望能到孔庙,当孔夫子的弟子。出于这份着迷,他曾为闽南地区捐资助学。”
徐学认为,庄奴老先生的一生很了不起,是一位与时间赛跑的老人。在他家里,几十年来都挂着一副对联用于自勉,对联为:和时间赛跑的人,圆慈悲为怀的心。“他的离去,是华语词坛的一大损失。”
一些作品 深情为厦而作
正兴法师所提及的杨曦冬,是一名知名音乐策划人,也是庄奴老先生的经纪人。
杨曦冬告诉晨报记者,在大陆地区,除了重庆外,庄奴来福建的次数最多,来过厦门很多次。“他对厦门,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据杨曦冬回忆,1997年,庄奴经过建成的白鹭洲西公园和音乐喷泉时,他发出“真是人间天堂”的赞叹;当年,他曾在参观建设中的园博苑后,情不自禁地吟出诗句:蓝天连着碧海/海连着天/海天拥抱着园博苑/园中的大岛小岛多么快乐……
2005年9月18日,庄奴参加完当年央视中秋晚会录制后,搭乘飞机从北京赶来厦门。在飞机降落厦门时,他想到了一水相隔的金门,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两个门儿门对门》作品,广为流传。那天,他在鼓浪屿上度过了生命中的第83个中秋节。他爱吃蚵仔煎、面线糊、土笋冻,他沉醉于鼓浪屿上的美景,他躺在酒店沙发上,感慨地说:“人生难得几回醉,你看,月亮还没上来,我却先醉了!”他还在鼓浪屿上参加了博饼。
2006年,庄奴带着他的作品《问明月》和《还乡》,到厦门环岛路、坂头水库等地取景拍摄MV。“这两部MV还曾在当年的央视播出。”杨曦冬说。
2010年1月27日,“十亿个掌声———永远的邓丽君金曲音乐会”在厦门举行,庄奴老先生饱含着对厦门的一片情深,创作了歌词《厦门海上乐园》,并在音乐会现场朗诵,随后又和着《彩云追月》曲调现场演唱,那种激情和朝气,感动了在场的观众。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