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让历史记录 离市民更近些
“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曾有人这样形容档案工作的枯燥与平淡。
的确,和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接触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他们的低调与认真。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他们选择的是默默坚守。
市档案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记录室,更伴随着厦门的成长和发展。只不过,由于场地的限制,档案馆无法真正与市民拉近距离。
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是,新的档案馆大楼已确定选址,面积将比现在的扩容9倍,还会增加实物展厅实时互动。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翘首期待,他们希望能改变市民对档案馆的观念和认识,把过去“门可罗雀”的档案馆,打造成像图书馆那样受欢迎的公共文化场所。
【链接】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
台风天坚守岗位
台风“莫兰蒂”过后,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场所迅速进行清理工作,第一时间打开大门,为市民提供方便。我市文物部门,则出动文保人员对各文保单位进行受损摸排和清理修护。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公共文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文化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