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闽南文化 > 闽南人物 > 现当代人物 > 正文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传承人凌文 挑战竹编“花木兰”

来源:闽南网 2017-04-26 10:30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闽南网4月26日讯 从2011年开始设计、画图、做模型、编织,历时6年,终于完成了竹编“花木兰”的头部。这么浩大的编织工程,出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传统竹编工艺”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凌文彬。

凌文彬和他的竹编花木兰

  今年70岁的凌文彬说,竹编“花木兰”设计高4.16米,宽2.08米,全部用竹子编织而成。这可能是他此生最后的一部作品了。以前编的大多是器具、动物,而最难的就数人物了,所以,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挑战一下极限。

  昨日,海都记者来到位于泉州西街的凌文彬家中。他小心翼翼地揭开了“花木兰”神秘面纱。

  仅一个头部,凌文彬就用了8款花样,每一款花样,都立体地展现出人体脸部的特征。比如,高挺的鼻梁是用“小人字花”编织而成;眼珠的花样叫“一起一落”;眼帘是由“十字花”和“三条盘”组成;头发用的是“大人字花”;领子是“三叶旋花”,领边是“鳗鱼骨”;脸是由“六角旋纹隆点花”编织而成。算起来,凌文彬会编10几种花样。

  为了突出立体感,凌文彬还用竹皮和竹簧两种材料来交叉编织。竹皮的颜色较黄,竹簧的颜色则较白。这些竹子,都是凌文彬亲自到永春去购买的,回来怕发霉变坏,他每次都要赶紧将竹子切成片,进行初加工。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苏廷玉故居2024-01-04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百年番仔楼里的华侨传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园戏《朱买臣》入选
  • 泉州两剧目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精彩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 水利部:10种情形,禁止或不得开展用水权 诏安官陂:夜间走访摸实情 精准关爱暖童 古代“解库”指的是哪种机构?蚂蚁新村今 长泰区林墩蓝莓基地精细疏花 保障果品促 福建:有福之地文旅兴 芗城区:助力市场公平竞争 营造良好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