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闽南文化 > 历史文化 > 正文

我们找到一位老人,听说他有两大箱的宝贝

来源:花巷 2017-09-14 15:00 http://www.mnw.cn/

  文/月芳 图/吕波 编辑/麦麦

  我们找到一位老人,听说他有两大箱的宝贝。是书。一捆一捆的线装书,全部是用毛笔整整齐齐书写的行楷。160多册,约200万字。有位北京专家到家里来,开口就问:“这么多线装书,是从哪儿复印来的?”谢长寿拿出刚写了一半的线装书,让专家对照笔迹。对方惊叹不已,赶紧为自己的言语道歉。

  唐宋以来,泉州城中有“城内画坊八十”之说。谢老问我:“现在的中山路一带有处‘十壁坊’,你知道是哪里吗?”他旋即进入书房,掏出了一大堆资料。我们的话题便从海南谢氏宗亲泉州寻根说起。

84岁的谢长寿

  海南的谢姓有2万多人,今年4月,凭着早年族谱上的一句话:“原籍泉州府十壁坊金街巷”,一行后人来到泉州。北宋时街巷常以工商业命名,“金街巷”可能是“金银巷”演化而来的。而金银巷在许多史料里记载,正是城内“金鱼巷”的别称。

  谢老认为,“十壁坊”应作“十璧坊”,和那一带集中了金、银、玉一类的作坊有关系,比如相邻的“打锡巷”,而非墙壁的“壁”。

  你读过刘禹锡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吧?那个谢堂,就是指挥淝水之战的晋朝宰相谢安。泉州的谢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他。

  但我们外人说起谢姓,更多的还是会说起谢仲规。因为他为泉州留下了一条巷子——金鱼巷。从宋朝至今,一千年了,巷名还在,故事也还在。这也说明,大众的记忆,是多么需要物质载体。

  关于金鱼巷的来历,很多人已经知道。我们再絮叨一遍。

金鱼巷

  这条巷子在府文庙泮宫牌楼正对面。因谢家先人、宋皇佑年间的进士谢仲规而得名。唐朝开始,五品官员以上有佩戴“鱼袋”的传统。三品着紫色袍子,佩金鱼袋;五品穿红色袍子,佩银鱼袋。谢仲规官至三品,任福建转运使,相当于“交通厅长”,得了金鱼袋,后来在巷里盖起了一幢五进的大宅院,占地3.8亩。

  这座“金鱼世第”太荣耀了,人们逐渐称呼这里为“谢衙巷”、“金鱼巷”。年代更迭,城内谢氏族人常聚居此地,这个地方又成了谢氏祠堂的所在地。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百年番仔楼里的华侨传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园戏《朱买臣》入选
  • 泉州两剧目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人 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研讨会举行 李干 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轮胎 以下哪一项属于消防员的职责范畴?蚂蚁新 南平:“我们有责任用所学反哺乡村” 福建4地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 晋江:文体旅融合绘就县域发展新图景 龙岩: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