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旅游 > 民俗文化 > 正文

尖藏村:在传统藏戏中传承年味

来源:新华网 2020-01-23 18:18 http://www.mnw.cn/

  新华社西宁1月21日电(记者白玛央措)春节将至,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纷纷返乡。高原乡村多了人气,家家户户准备着年货,远在青海藏区的一个民间藏戏团打算用传统戏剧迎接农历新年。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有一座因藏戏《智美更登》而远近闻名的村落——尖藏村。

  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距今有600余年历史,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智美更登》的主角去哪儿了?没有主角怎么排练呢?”9位尖藏村村民倚在火炕边,一边打听着主演的去向,一边讨论着演出剧目。

  “《智美更登》是八大传统藏戏之一。尖藏村民间藏戏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有31名演员,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会唱藏戏的人,最年长的80岁,最小的8岁。”55岁的万玛东智从18岁开始学习藏戏,现在正在教12岁的女儿打鼓。

  尖藏村民间藏戏团的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每逢节庆回村排练节目,有时应邀去邻村表演,有时在县城的大舞台上表演。

  “我第一次演出才14岁,当时县城里聚满了十里八乡的观众,足有1000多人,有的人为了看戏甚至爬到了树上。”46岁的多杰扎西在学戏之初经常扮演大象或是鹦鹉,如今已成为《智美更登》中的国王的扮演者。

  “我们每年正月十一都要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举行一场藏戏演出,这已经成为村里的传统,今天就是为了这场演出排练。”多杰扎西和其他几位村民准备在家中的院子里彩排。

  鼓声响起,高亢的歌声悠扬,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尖扎县文化馆副馆长尼玛太连忙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曾经有一段时间,村民们迫于生计常年在外务工,无暇排练和学习藏戏,民间藏戏团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尼玛太说。

  为扭转这一局面,2008年以来,当地政府与民间合力扶持传承人,培育适宜藏戏发展的文化土壤,使藏戏再次焕发生机。尼玛太介绍,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和政府搭建的学习平台,不仅改善了民间剧团的演出条件,也激发了村民们排演藏戏的积极性。

  “2018年至2019年剧团共获得约8万元资助,用于购买藏戏服装、道具和乐器,这对我们民间剧团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现在,我们每年都有固定时间排练、演出。”多杰扎西说。

  “主角来了,大家快换上戏服开始表演。”14岁的夏吾丹增连跑带跳地赶到院子里,换上了一身明黄色的戏服。鼓声越来越响亮,村里的孩子们纷纷跑来,趴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

原标题:尖藏村:在传统藏戏中传承年味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为什么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送给婆婆的母亲节祝福语简短 真挚不矫情 借第四代住宅东风 水头石企解锁园林石材 借第四代住宅东风 水头石企解锁园林石材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柳城诗山调研 母亲节贺卡祝福语简短句子 送给妈妈的祝 南安天气预报:阳光“休假” 雨水“接班 乡愁为墨四海归心 ——南安以“根魂梦” 南安140个泉州市级在建项目已完成投资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