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旅游 > 民俗文化 > 正文

大荔一农家现70年前“女童装”及饰物

来源:西部网 2018-06-14 16:56 http://www.mnw.cn/

  74岁的王银银老人(左二)和家人将收藏的70多年前的“童装”和出嫁时的嫁妆拿出来亮相。

  陕西大荔县羌白镇74岁的农村妇女王银银老人,有着一手刺绣的好手艺,对刺绣爱不释手。近日,她把70年前从小穿戴过的刺绣品衣服和出嫁时娘家陪嫁妆的一些小零碎物件、有上百年历史的刺绣品物件拿出来亮相,包括清末时期的“裹腿”、民国时期的“套袖”、披肩等。

  至今这些刺绣品完好无缺、色泽鲜艳。据王银银老人说,她用的最原始的办法储存,即每年定期拿出来阴晾一下,再在里面放上农村抽的“水烟”和卫生球在一起储藏,所以能在她手中保管了近70多年。这些将近百年的刺绣品,没有发霉和虫蚀,色泽如新,由于爱好刺绣,王银银老人说她要把这民间艺术瑰宝保存继承下来。

  小资料:

  大荔剌绣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渊源,可追朔到商周时期。早在虞舜周代就有“绣缋共职”的记载。这里的刺绣品造型简洁夸张,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构思奇巧,色彩强烈鲜明,绣工精细,形象逼真,充分体现着当地朴素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刺绣与当地风俗民情紧密结合,出现在人们的生辰、婚嫁、寿诞、祭祀、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刺绣面临走下坡路的状况,更需要热爱刺绣的民间艺人们用新的民俗文化元素,把这一手艺传承下去。

原标题:大荔一农家现70年前“女童装”及饰物 组图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文旅生活指南(风华录•6月篇)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全域联动消费升温 厦门暑期文旅迸发多元 华安:百亿工程 万众同心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 厦门:保障菜篮子拎得稳 全链条应急保供 翔安一批老旧变压器换新升级 200多盏路灯 福建省首届“青春之歌”创业创新大赛厦门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王秉清、夏柱兵、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