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户部山民居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徐州市户部山•戏马台景区荣获徐州新八景的荣誉称号;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省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公布2004年度江苏人居环境范例获奖项目的通知》,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保护与改造项目,荣获“2004年度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6年,徐州户部山管理处从中国(重庆)商业街发展高峰论坛会上,捧回了“中国特色商业街”奖牌,此次被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的全国仅有三条。
沧海桑田,历史演变,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户部山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三百多年的商业经历,户部山成为徐州科举文化、帝王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汇集地。户部山上官宦云集、会馆林立已经成为过去,但车水马龙、人流熙熙,一派繁华景象延续至今,已经成为徐州特色旅游首选之地。
做为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核心,户部山历史文化中心街区有着丰富的历代方志,记载着这个中心的厚重和悠久。
方志一:
戏马台:在城南一里许。项羽因山筑台,以观戏马。后刘裕镇彭城,于九月九日率僚属登此饮宴,遂相传以为故事。魏太武南侵,围攻彭城不克,乃设毡帐台上,以望城中,皆此地也。宋时有僧建寺于此上,名台头,今废。
方志二:
云龙山山北城南里许,为戏马台,高数十仞,广袤数百步,有事则可用屯戍,与城里相表里焉。项羽因山筑台,以观戏马,故名。魏武南侵,攻彭城,弗克,乃设毡帐台上,以望城中。台循磴而上,傍有石崖杂勒,古岁月、名氏、有文,皆隶书,笔法遒劲,并剥落不可读。上有台头寺:宋公刘裕,九日登台,送孔静归乡,谢灵运从,赋诗。(略,见“古今絮语)。唐储光羲诗:“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确磝口。天开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享六军。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居人满目市朝变,伯业犹存齐楚甸。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沧海沉沉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少年自苦未得意,落日萧条登古台”宋贺方回(既贺铸)诗(略,见《咏台诗抄》),苏轼《台头寺岁月》诗: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履中庭月趁人。 【】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又《与舒学授、张山人、参廖师同游》诗(略,见《咏台诗抄》)文天祥诗(略,见《咏台诗抄》)元贡师泰诗(略,见《咏台诗抄》)游庄诗:“垓下悲歌惭亚父,帐中起舞泣虞姬。落花芳草空基畔,逝水东流不尽悲。”吴师道诗(略,见《咏台诗抄》)萨天锡(都刺)诗(略,见《咏台诗抄》)本朝(既明朝)永丰曾【】诗(略,见《咏台诗抄》豫章胡俨诗:“盖世英雄酒一杯,悲歌只使后人哀。平生费尽屠龙技,今日空留戏马台。”(清同治《徐州府志》为方孝孺诗。)叶铭臻诗“拔山力尽楚声哀,戏马千年尚有台。若使后人伤往事,何能更醉菊花杯。”临川王英诗:“萧萧归马旌旗尽,寂寂空台草树荒。堪叹英雄还有恨,喑呜不似楚歌长。”庐陵刘玉诗:“马上功成伯仲间,拔山力尽此台闲。令人苦恨阴陵道,不见当时一骑还。”马蕙诗:“戏马有台临泗水,沐猴无面复江东。霸业已逐寒烟灭,故垒空留夕照红。”河东薛瑄诗(略,见《咏台诗抄》)吉水钱习礼诗(略,见《咏台诗抄》)王挺诗:“戏马今安在?嵬然此独存。停鞭座芳草,洒洒望高原。危堞楼台近,连敖鸟雀喧。将军不好武,兹意竟难言。”
———明嘉靖间《徐州志•地理志》
方志三:
户部山在城南里许,云龙山北,既项羽戏马台。明天启四年,河决,户部公司署移此,故名。祥见《古迹》。
―――清乾隆七年《徐州府志•山川》
戏马台:在城南一里。项羽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故名。宋武为宋公,在彭城,九日大会宾僚,赋诗于此。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南侵,立毡屋于戏马台,以望城中。宋时为台头寺。苏轼云:台高数十仞,广袤数百步,有事则可用屯戍,与城相表里。旧志:循磴而上,傍有石崖杂勒。古岁月、名氏、有文,皆隶书,笔法遒劲,剥落不可读。明天启间,户部分司尝移署于上,人遂名户部山。
―――清乾隆七年《徐州府志•古迹》
方志四:
户部山,在城南半里许,即西楚牧马处,上有戏马台旧址。明天启四年,河决。户部分司署移此,故名。上有台头寺,今改为三义庙,有谢灵运、储光羲、贺方回、苏轼、文天祥等人数十人咏题。见《艺文》。下有路,名玉钩。苏轼诗“路失玉钩芳草合”是也。山四面,康熙甲辰孙象贤建四门,北曰右节,南曰玉钤,东曰左丽,西曰金雉。
———清道光辛卯年《铜山县志•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