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和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日益火爆,用户使用量迅速增加。殊不知,在大家畅享沟通便捷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行事提供了新的途径。10月7日,来自蚶江的傅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她女儿的微信号被盗,骗子群发微信骗钱,导致亲戚和同学被骗走一万余元。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傅女士称,大前天晚上7时09分,女儿的手机微信向微友群发出了“你有没有微信账号(银行账号,记者注)”字样,只要有人回复,骗子马上开始实施骗钱。“佯装网上购物,说自己没有捆绑银行账号,托人代付款。”傅女士称,只要对方同意帮忙,就会发来京东商城购物的付款二维码,然后让对方点击打开付款。“一个小时左右,亲戚和同学共有7个人被骗,金额一万余元。”傅女士称,女儿平时人缘比较好,大家也愿意帮忙结果中了计,有的同学连月生活费都被骗走了。
据从事网络安全问题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介绍,由于“微信”好友大多来自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用户警惕性降低,导致不法分子诈骗成功率更高。所以,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应做足以下防范措施:一、绑定手机号码;二、不共用一个账号密码;三、不要轻易打开链接;四、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警方提醒,骗子虽然手法陈旧,但是微信盗号者更容易诈骗成功。微信对话框里,一旦出现借钱或其他不明网站网址,千万不要点开,这很可能是钓鱼网站盗取你的个人信息。另外,微信与QQ也需不定期更改密码,密码最好不要是单纯的数字和字母,加一些字符进去,提高安全性。不管如何,碰到好友网上借钱,一定要向当事人核实,以防上当受骗。(记者 陈剑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