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面+老演员
粉丝力量不容小觑
一些好莱坞影片在美国回收不利,在中国却表现出强大的吸金力,通过梳理过往案例不难发现,中国观众最钟情的关键词还是“场面”+“情怀”,还有能勾起粉丝集体回忆的力量。
一位影评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首先,中美观众的审片口味存在差异。以动作片为例,这在好莱坞早已是十分成熟的类型片,发展到现在,许多美国观众的兴趣已转向漫威、DC的电影,像《极限特工》这种老派的动作片,显然跟超级英雄电影不是一个量级的。但中国观众大部分受“武侠”的影响比较深,对于“真刀真枪”的高手过招,还是更为喜爱。
此外,中国观众比较“怀旧”,就以《敢死队3》里的老演员为例,中国观众对他们感情很深,影片上映时演员来国内宣传,马上就能引发集体讨论的话题。
如果一部电影视觉效果好,又能勾起观众怀旧情怀,就更符合中国市场的品味。同名游戏改编的《魔兽》即为典型例子,其能在中国票房大卖,粉丝的力量功不可没——“70后”“80后”被称作中国的“魔兽一代”,即便“90后”也承载着《魔兽》情怀。其他的游戏改编电影也打着“情怀”牌登陆内地。本周五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刺客信条》改编自历史隐蔽类游戏“刺客信条”系列,该系列自2007年开发以来累计销量突破9000万份。男一号“法鲨”迈克尔·法斯宾德日前来北京宣传时不忘宣称自己是中国文化的粉丝,“尤其喜欢周星驰的《功夫》”。基于《魔兽》在中国的吸金力,及《刺客信条》在中国拥有海量的游戏粉丝,业界看好在中国的票房会是影片海外市场中最高的。
鉴于中国市场的壮大,好莱坞电影业在不断摸索如何巧妙地讨好中国观众。好莱坞大片里中国元素的植入,已从过去生硬加入地标或一闪而过的华人演员镜头,逐渐变成为中国明星量身定制戏份了。同时,中国资本介入好莱坞的步伐也在加快,《魔兽》背后有万达,《极限特工》的投资方也有两家中国公司,不难理解,为推高在中国的票房,两者不但在创作上谨慎考虑中国市场,到了在国内进行宣传和推广的环节,自然也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