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闽南时评 > 社会纵议 > 正文

重庆路过女医生救倒地老人:让善念成为本能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1-11 18:54 http://www.mnw.cn/

­  让善念成为本能(民生观)

­  董 柳

­  近日,重庆,一名老人倒地受伤。女医生谭永超正好从旁边经过,马上跪地按压急救,直至救护车到来,老人最终化险为夷。报道说,女医生的丈夫在那一瞬心里转过很多念头,老人身份不明、伤情不明、受伤原因也不确定啊!况且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动作幅度频率都比较大,妻子怀孕6个月了,不适宜剧烈运动……谭医生却没有丝毫犹豫,说这是做医生的习惯,见到病人就要冲上去。

­  现场抢救的照片被人拍下上网,网友们点赞如潮。都夸:好医生啊!

­  医风医德,确实该夸。但细读报道,我更为谭医生毫不犹豫冲上去这个细节和她的“这是做医生的习惯”这个说法打动。在那一个瞬间,患得患失的顾虑、有孕在身的情况,不在这位医生的脑袋里。她的第一反应,或者说,潜意识驱动下的反应,是冲上去救死扶伤。这个反应没有经过一番加减乘除、衡量利弊,像神经反射一样自然。其实,很大一部分道德选择就是这样做出的,怎么做到的?离不开平常的养成。武术名家见来拳自然就会招架,乒乓球运动员凭着球感就能接住快如一道白光的小球,士兵面临枪林弹雨时候为什么不像常人一样一哄而散?因为日常的纪律训练塑造了听命令的习惯。金庸小说里有一位大侠叫洪七公,中毒后功夫全失,必须伪装才能保证自己安全;可他见人遇险,哪怕是个坏人,哪怕暴露自己,还是伸手去救。因为做好人的训练已经深入骨髓,成了第一反应。

­  然而,不是所有的第一反应,都这么美好。好习惯会这样养出来,劣品质也同样会养成。金庸笔下的游坦之、林平之,都是因为小时候身遭大难,成长环境或粗鄙或险恶,遂养成了善恶不分、下手阴毒的反社会人格。前几天,传出另一则新闻,某地患者家属在朋友圈扬言,如果医生没把手术做好,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后来他解释为玩笑,我愿意相信这不是深思熟虑的举止,但是,下意识的行为,恰恰折射这人潜移默化中对医患关系的扭曲理解。对于认识上的糊涂,可以跟他讲暴力伤医犯法、医学的有限性等等,予以纠正;可对于潜意识中的暴戾之气,光这些就嫌不够。这依赖对暴力零容忍、凡伤医必严惩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  如何让善念形成本能反应,如何挖掉恶行背后的养成土壤,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纪玮维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女儿女婿闹离婚 岳母提前立遗嘱 防财产“外
  • 赖当局全面发动政治追杀?中国国民党多个党
  • 国台办发言人:宋涛近期连续会见台湾重要人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