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福建省林业改革发展暨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培训会上,作为8个典型发言县(市)之一,永安市就集体林地延包工作,作典型经验交流。
今年6月,永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新一轮集体林地延包,创新采取“摸清底数、核对数据、化解矛盾、制定方案、签订合同、登记发证”六步工作法,稳定林业经营预期,激活森林资源活力,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永安市聚焦部分林地承包到期、剩余年限不足10年、经营主体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林地延包工作方案”,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将2035年前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集体承包林地,统一延长至2065年,着力保障林农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激活集体林地“绿色银行”,给林农和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吃下了“定心丸”。
为保障林地延包工作的稳妥推进,永安市选取洪田镇为试点,目前,已完成试点村507宗林地延包,面积达3.24万亩。近期该市将全面发放延包后的不动产权证书,预计年内可全面完成试点任务。明年1月起,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永安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林地延包工作。
林地延包、林权流转、改革探路等系列举措,有效释放了山林新动能。今年以来,永安市已累计清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72宗、面积2.03万亩林地,新带动森林资源流转4.9万亩,推动森林“四库”容量与质量持续提升,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永安样本”。(永安记者站 黄中泉 通讯员 王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