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线椒、黄椒……在永春县呈祥乡呈祥村洋田岭的呈祥农场,30多种高山果蔬年产值近2000万元。这个由党员牵头打造的“雪山呈祥菜”核心产区,所种植的果蔬不仅直供泉州、福州等城市商超,更通过创新的“菜票”模式,实现“未种先销”,带动300多人就业。
呈祥农场规模1200多亩,海拔在650米至1100米,三面森林环抱,空气、水质良好,自然景观优美。“党员帮我们算收益、拓销路,跟着他们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合作农户的话语里满是获得感。呈祥乡共富工坊在原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基础上,围绕“1+N”模式,鼓励1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包联合作农户,构建起“党员贴心、农户安心”的紧密联系,并结合“631”(社员占60%+基地30%+村集体10%)利润分配机制,整合碎片化农田资源,形成规模化种植优势,助力合作农户年增收超10万元。
秉持“以一棵菜撬动一座山”的理念,当地通过党员领办合作社模式,已培育10家特色合作社,覆盖果蔬种植、茶叶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整合闲置土地、统一生产标准、集中对接市场,形成“一社一特色、多社共发展”的格局。
如何让深山里的高品质蔬菜直通城市餐桌,并实现价值最大化?呈祥乡用一系列创新模式,稳稳地架起了一座城乡之间的“连心桥”。一方面,呈祥乡打破传统销售链条,打造“山海联盟”,与沿海城市大型商超建立直供合作,让“雪山呈祥菜”凭借其优异品质,卖出高于市场三成的好价钱。另一方面,创意推出“菜票”预售和“定制农田”模式,让城市白领和消费者可以提前预订、甚至云端认领一份高山菜园,解决了“种什么、卖哪里”的问题。
“以前种菜凭经验,现在跟着技术员学科学方法,产量品质都上去了!”这是当地农户的真切感受。产业要长远发展,关键在人。呈祥农场以党员农技骨干为核心,推行“四统一”(统一种子、技术、包装、销售),设立“党员田间课堂”,按作物生长周期开展实用技能培训30余场,内容涵盖育苗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农场还建立“三大统一”和“五大标准”生产机制,从土地流转到农资管理,从土壤检测到采摘标准均实现规范化,推动蔬菜优质率从85%提升至95%。这套“实操+理论”的培训体系,显著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目前,农场日产蔬菜1万至2万斤,35个品类的产品直供商超及连锁餐饮,让高山“绿色颜值”蝶变为“金色价值”。
如今,这片高山上,“雪山呈祥菜”品牌越叫越响,先后获评“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泉州市菜篮子基地”等称号,呈祥乡正以高山农业为笔,在海拔千米的群山中描绘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颜彩虹 陈宇珺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