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矛盾调解、乡风文明塑造、政策宣讲等方面的经验优势,引导老人从被服务对象转为乡村治理辅助军。近年来,泉州市永春县东关镇积极搭建多元化银发服务平台,深耕党建引领“老有所为”品牌建设,走出一条银发力量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新路径。
在东关镇内碧村,由旧茶厂改造的长者食堂充满烟火气。闲暇时候,村民们都爱聚在这里聊家常。每到周六,更是热闹,老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吃上热乎饭,还偶尔可以欣赏文艺演出,享受免费理发等服务。而这时候,银发志愿服务队成员干信贤往往要忙着食材筹备和卫生清洁等事项,“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人志愿者接力,互帮互助,关注养老问题。”干信贤说,在镇村干部和银发志愿服务队合力号召下,目前,长者食堂已经收到爱心人士捐款20多万元。
内碧村长者食堂
为基层治理释放“银发活力”,东关镇成立银发志愿服务队,组建免费午餐小组、文体服务小组、矛盾化解小组等8个小组。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退休教师陈建情、郑卫国等人牵头组建的立德树人小组。每年寒暑假,他们举办“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课堂上,不仅为学生辅导课业,还融入科普知识、书画艺术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假期收获知识与快乐。“眼下很快又到暑期了,我们会继续把活动办下去,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学生假期生活。”陈建情感慨道,截至目前,他们已经累计帮助400多名学生提供课业辅导。此外,该小组还积极投身教育公益事业,推动茂林基金会建设,已募集资金410多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180多万元,惠及上千人次。
暑期,银发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学业
寒假,银发志愿者带孩子们到户外开展活动
微光成炬。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干部们,将自身优势延伸到更多领域。在矛盾调解中,退休教师李玉才凭借威望与智慧,去年成功化解8起邻里纠纷;面对耕地保护难题,老党员李紫明带领政策宣传小分队,挨家挨户耐心劝说,最终推动20多户村民主动整改违规种植;村医李文霸发挥专业特长,为300多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免费体检;种植能手郑建全、吴成林等领办农业合作社,种植千亩柑橘,带动150户村民年均增收约3万元。
为让银发力量持续发光发热,东关镇着力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外碧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政策宣讲、文化活动的阵地,内碧村长者食堂则是志愿服务的暖心窗口。在这里,老人们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发挥余热,形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性循环。
如今,45名银发志愿者活跃在东关镇的各个角落,在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领域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证明,岁月沉淀的不仅是年龄,更是宝贵的经验与智慧。未来,东关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为银发力量搭建更多舞台,让基层治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章阿玲 肖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