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区矫正的法治种子遇见暑期夏令营的成长课堂,会碰撞出什么火花?7月29日,丰州司法所组织旭山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2025年暑期夏令营20余名小学生开展“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送上一堂生动的社会法治实践启蒙课。
初遇时刻:
法治种子“种心间”
司法所长的开场像一把钥匙,用通俗的话打开学生们的认知:“社区矫正就是帮犯错的人改正,重新融入社会,做一个有益社会的人。”简单几句,让学生们对社区矫正工作从“陌生”走向“好奇”。
解锁功能:
社区矫正“看得见”
所长详细介绍各功能区,包括社区矫正报到登记处、宣告室、心理咨询室、学习教育室、解矫室等功能区域,并详细讲解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等事项。
互动时光:
法律知识“听得懂”
司法所工作人员的PPT解读,搭配趣味问答,让法律知识变得鲜活。围绕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及日常法律常识设置问题,同学们抢答的热情里,饱含着是对知识的渴望。拿到小杯子、小尺子奖品的瞬间,成就感与对法律的兴趣在他们心中一起萌芽。
情景模拟:
刑罚执行“忘不掉”
为深化普法效果,司法所创新采用情景模拟形式,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现场还原社区矫正入矫宣告过程。庄严的宣告席、规范的宣誓词、严谨的法律文书等真实道具,配合矫正小组人员与被宣告对象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权威性。
场景体验:
学习教育“记得住”
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镜头,见证华侨们的奋斗、发展的历程。“丰州华侨历史展览馆积累丰富的华侨历史资源,是丰州镇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参与《丰州志》编辑的陈宗成带着学生们穿梭在展览馆中,一边介绍着华侨史,一边介绍着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蜕变路。
此次开放日活动现场气氛相当活跃,以生动形式播撒法治种子,让学生们形成对“法治”与“社区矫正”的初步认知。活动既给学生们带来互动的快乐,也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活动结束后,丰州司法所将持续推进社区矫正普法工作常态化,将日常工作与普法工作相结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