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退役军人局联合泉州中院,充分利用司法手段为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保障。2022年5月,市退役军人局与泉州中院、泉州军分区构建联动机制,依托两级法院成立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将退役军人司法服务工作、崇军拥军工作与法院工作三者有机结合,打造知军懂军、知法明法、拥军护法的双拥、双融、立体式涉军涉诉司法服务平台,成立“3队”(即军转志愿队12支、司法服务队15支,老兵调解队12支),设立“1点”[即巡回办案点12个,并指定驻片(点)法官25人],形成了融入驻地部队、融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市县镇村“四位一体”新型涉军司法服务体系。
近日,泉州中院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收到一面印有“崇军拥军 为军属排忧解难”字样的锦旗,以感谢对军人军属的援助。原来,早在年前,市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收到南安法院转交的南安市人武部函,内容系驻泉某部队现役军人军属家庭涉邻里纠纷问题,由于案情复杂,该部队商请两级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帮助协调解决。收到函件后,中心立即抽组专业力量认真分析案情、研究解决办法,尽最大力量帮助解决问题并持续关注后续,最终法院开通涉军绿色通道,依法启动相关程序,帮助军人军属解了燃眉之急。
无独有偶,2023年3月初,泉州台商投资区在内蒙古服役的现役军人休假探亲期间,来到该区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洛阳镇老兵调解室寻求帮助——原来是其家庭和邻居住宅的道路通行存在邻里纠纷。申请人表示邻居私自占有公用道路并且圈用种菜,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顺畅通行。洛阳镇老兵调解员陈国庆接到调解诉求后,积极走村入户了解具体情况,深入当事双方家庭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经过耐心说导和分析梳理,双方都逐渐意识到之前沟通障碍的症结点,放下成见达成共识。在陈国庆的调解和见证下,双方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同意双方负责将各自地段清理完毕,不得在公共道路堆放杂物或者建筑物,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申请人事后表示:“各级双拥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经常组织拥军公益机构挂钩联系,结对慰问我的家属,我非常感激。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和老兵调解室的成立和运行,对常年在外服役的军人来说,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举措。我们常年在外当兵,家乡的地方政府对我们遇见的困扰和难题能够及时解决,很感激大家的关怀和帮助!”
此外,市退役军人局还与泉州中院建立普法联动机制,长期开展“蒲公英+退役军人”普法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两级老兵调解员共调解涉军纠纷129件,保障了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使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涉军案件多元化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市退役军人局与泉州中院还将依深入挖掘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平台辐射效能,主动延伸服务、靠前服务,擦亮“军地情”特色品牌,努力推动司法拥军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