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港新闻 > 正文

泉州古船模技艺传承人刘宗顺:永远在练第一刀

来源:闽南网 2016-09-03 07:55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摘要]说到海丝,自然离不开船。船在古代是开启海洋文明的钥匙,现在木船已经逐渐消失了,古船模的制作技艺和传承不能丢,里面藏着追溯海丝文化的密码。

上完色的福船装上船帆

上完色的福船装上船帆

  历史上的郑和宝船,最大一条长约147米、宽约60米,“我们做了一艘模型,几个人合力,忙活了小半年。”刘祖博是刘宗顺的女婿,他发现老丈人的这门手艺,除了能赚钱养家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福船制作这门技术传承下去。刘祖博开了个公司,不大,却很快红火起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刘祖博是工艺雕刻专业出身,常年专注古船模制作,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水密隔舱技术是福船制造工艺的代表,已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泉州早在隋唐五代时期就有。”

  “造船有四季之分,做船模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刘宗顺轻轻按压船身,拿起来用眼测曲线和弧度:木板都是会呼吸的,还会热胀冷缩,夏天要把缝隙留得更小,冬天收缩了也不会松动;冬天要把缝隙留得宽点,夏天膨胀了也不会打不开;春天太潮湿,一般都是不做的。

福船上的炮孔是浮雕,上色后能以假乱真

福船上的炮孔是浮雕,上色后能以假乱真

  近年来海丝旅游兴起,小型古船模作为伴手礼略有盈利,主要还靠大型船模,供应博物馆、纪念馆或者大型机构、企业收藏等,价格根据用材不同,几千到几百万都有——这种精品,需要多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合作,现在越来越少了。

  要将这门技术延续下去,只能走精品路线,刘祖博还成立了古船技艺传习中心,吸引学生和年轻人来体验制作,希望可以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续。(海都记者 徐锡思 王金淼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洛江:工业投资增速领跑 技改赋能“智造”
  • 德化县“大先生”公益基金获捐42万元
  • “非遗承韵·惠启新程”——惠安县借力文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泉州知创园正式开园(视频)
    泉州知创园正式开园(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周祖翼赴宁德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赵龙在莆田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八闽书房”公共阅读新空间“一卷阅八闽 行见八闽西部片区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展示活 福建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三结合”座谈会 厦门: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宁德: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实际成效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