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慰问团递过来的万元慰问金,林美珠转头一脸羞涩地低声对71岁的女儿说:“很歹势(闽南语:不好意思)。”
近日,泉州市妇联开展母亲节慰问活动。5月13日,海都记者跟随慰问团来到长寿之乡泉港,揭秘当地最年长老人111岁林美珠的长寿密码。据林美珠的外孙女介绍,三餐简单和情绪很稳定是外婆长寿的最大秘诀,此外,外婆不仅长寿,还很能干,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家用电器样样熟练,生活自理能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万元慰问金咋花?
老人说“爱吃的都买”
生于1914年,今年111岁的林美珠老人是中国长寿之乡泉港健在的最年长老人。5月13日,由泉州市妇联、泉港区妇联、慧明茶禅研究院等组成的慰问团来到老人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锦川村的家。
泉州市妇联副主席杨韬,泉港区妇联主席陈伟宏,全国三八红旗手、泉州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红苹,一起为老人送去慧明茶禅研究院提供的1万元慰问金及禅茶1份。
“很歹势。”接过慰问团递过来的万元慰问金,111岁的林美珠转头一脸羞涩地低声对71岁的女儿说,那模样像极了收到礼物后有点不知所措的孩子。后辈问老人,这笔慰问金想花在哪里,老人说:“爱吃的都买。”一句话引得现场笑声一片。
生活自理能力强!
家用电器样样熟练
记者发现,111岁的林美珠除了有些听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老人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古老的木板床上朴素整洁,冬天用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收置于隔板。
老人的外孙女、今年46岁的庄其玲说,平日里外婆自己整理、打扫房间,自己煮饭,自己洗衣服,还会使用复杂的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去年,泉港区委书记慰问老人,得知老人能熟练使用电器,给老人买了新的电磁炉、电饭煲。
林美珠麻利收拾衣服
老人熟练使用洗衣机
家人说,除了生活自理能力强,老人的心也很细。去年区里慰问的合影,家里人洗了一张裱在相框挂在过道,后来老人让家里人取下来放到卧室里去。原来,老人担心风大会吹落相框并摔坏。
情绪稳定是秘诀!
几乎没见过她发脾气
“她很少出门,最远就去过惠安。”林美珠76岁的小女儿庄明华告诉记者,母亲是童养媳,2岁的时候就来到夫家。父亲过世得早,母亲成了家里的主心骨,田里的活样样会干。
庄其玲认为,三餐简单和情绪很稳定是外婆长寿的最大秘诀。在她的印象里,外婆对后辈很好,几乎没有见过她对人发脾气。至于饮食,老人的一日三餐很简单,以稀饭居多,最爱的食物是炸芋头。
她坚持每日一杯开水
庄其玲介绍,外婆很少生病,唯一一次上大医院是90岁时的一次痔疮手术。平日里闹个小病小灾的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治好,外婆总是告诉他们,开水才是最好的药。
泉州健在百岁老人528人
百岁老人最多的乡村均在泉港
记者发现,在锦川村,长寿老人比较普遍。采访期间,林美珠到对面的弟媳陈聪妹家串门,妯娌一位111岁,一位93岁,坐在一起聊起家常,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乡村福寿图景。
111岁的林美珠(右)和93岁的陈聪妹
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泉州共有百岁老人528人。其中最高龄的老人在南安,是117岁的林累。528位百岁老人中,男性84人,女性444人。百岁寿星人数前五的县(市、区)为:南安市132人(男性19人、女性113人),晋江市90人(男性11人、女性79人),安溪县65人(男性14人、女性51人),泉港区63人(男性11人、女性52人),惠安县59人(男性10人、女性49人)。
拥有百岁老人最多的乡镇是泉港区南埔镇,目前健在百岁老人17人,百岁老人数量排名第一的村也在泉港,峰尾镇前亭村、山腰街道锦川村各拥有百岁老人4人。(海都记者 吴日锦林良标 文/图)
□链接
长寿之乡 为何是泉港
2013年,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泉港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是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区县。泉港区为何能成为长寿乡?长寿又究竟有啥秘诀呢?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依山傍海的宜居环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日益完善的物质保障、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等,都是泉港人长寿的秘诀。
有专家表示,泉港山海并存的生态环境是长寿的基础,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宜居;泉港濒海,丰富的海产品提供了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比如海蛎和鱼虾等;同时,地瓜、米粥等是地地道道的绿色粮食,营养丰富。
据了解,泉港的百岁老人家庭都比较幸福美满,子女也比较孝顺。虽说不是每个家庭都富裕,但子孙们都尽其所能,给老人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此外,泉港地处沿海,多种文化交融,这里的老寿星们大多平和豁达、善良纯朴,可以说,心态良好也是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中新网)